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表 | 第9-13页 |
1 前言 | 第13-20页 |
1.1 怀菊花简介 | 第13页 |
1.2 菊花感染病毒的种类及危害 | 第13-14页 |
1.3 脱除植物病毒的方法 | 第14-15页 |
1.4 脱毒对作物的影响 | 第15-17页 |
1.4.1 脱毒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5页 |
1.4.2 脱毒对作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3 脱毒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1.4.4 脱毒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 脱毒苗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6 脱毒苗不同代数之间比较研究 | 第17-18页 |
1.7 有效药用成分合成相关酶及基因表达研究 | 第18-19页 |
1.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地点 | 第20-2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2.3.1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2.3.2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农艺性状比较 | 第21-22页 |
2.3.3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 第22页 |
2.3.4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产量比较 | 第22-23页 |
2.3.5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有效药用成分比较 | 第23-25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68页 |
3.1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农艺性状比较 | 第26-31页 |
3.1.1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株高比较 | 第26-28页 |
3.1.2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冠幅比较 | 第28-30页 |
3.1.3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单株分枝数和分蘖数比较 | 第30-31页 |
3.1.4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花期比较 | 第31页 |
3.2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 第31-49页 |
3.2.1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比较 | 第31-38页 |
3.2.2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叶片N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 第38-43页 |
3.2.3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关指标比较 | 第43-49页 |
3.3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大田产量比较 | 第49-53页 |
3.3.1 单株花头数比较 | 第49页 |
3.3.2 单株花鲜重比较 | 第49页 |
3.3.3 单株花干重比较 | 第49-50页 |
3.3.4 干鲜比比较 | 第50页 |
3.3.5 鲜重、干重亩产比较 | 第50-53页 |
3.4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有效药用成分比较 | 第53-68页 |
3.4.1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盛花期有效药用成分比较 | 第53-56页 |
3.4.2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花期药用成分合成关键酶活性比较 | 第56-63页 |
3.4.3 怀菊花三代脱毒苗盛花期药用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比较 | 第63-68页 |
4 讨论 | 第68-74页 |
4.1 脱毒苗不同代数大田农艺性状比较 | 第68页 |
4.2 脱毒苗不同代数大田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 第68-70页 |
4.3 脱毒苗不同代数大田产量比较 | 第70-71页 |
4.4 脱毒苗不同代数大田品质比较 | 第71-72页 |
4.5 怀菊花脱毒种苗繁育体系的建立 | 第72-73页 |
4.6 怀菊花脱毒苗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73-74页 |
5 结论 | 第74-75页 |
图版 | 第75-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