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波段分谐波混频器仿真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1.1 微波技术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 1.2 微波类混频器分类 | 第10-13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指标介绍 | 第13-14页 |
| 1.3.1 谐波混频器预期指标 | 第13页 |
| 1.3.2 谐波混频器整机样件预期指标 | 第13-14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微波传输线和微波滤波器 | 第15-29页 |
| 2.1 微带线 | 第15-18页 |
| 2.1.1 微带传输线的构成 | 第16-17页 |
| 2.1.2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 第17-18页 |
| 2.1.3 微带线的制造工艺 | 第18页 |
| 2.1.4 微带线的特点与应用 | 第18页 |
| 2.2 同轴传输线 | 第18-22页 |
| 2.3 耦合微带线 | 第22-27页 |
| 2.4 微波滤波器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微波混频器的理论研究 | 第29-41页 |
| 3.1 微波混频器的技术原理分析 | 第29-34页 |
| 3.2 谐波混频器的混频特性分析 | 第34-35页 |
| 3.3 混频器的射频指标 | 第35-40页 |
| 3.3.1 变频损耗 | 第35-37页 |
| 3.3.2 噪声系数 | 第37-38页 |
| 3.3.3 隔离度 | 第38页 |
| 3.3.4 本振激励电平 | 第38-39页 |
| 3.3.5 动态范围 | 第39-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分谐波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41-64页 |
| 4.1 二极管(MA4E2039)参数介绍 | 第41-43页 |
| 4.2 混频系统设计 | 第43-44页 |
| 4.3 系统链路布局 | 第44页 |
| 4.4 0.48GHz混频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 4.5 0.48GHz混频器仿真结果 | 第45-50页 |
| 4.6 输入端低通滤波器电路 | 第50-51页 |
| 4.7 输出端带通滤波器电路 | 第51-53页 |
| 4.8 2.06GHz本振产生电路 | 第53-54页 |
| 4.9 本振输入端低通滤波器 | 第54-55页 |
| 4.10 4倍频电路 | 第55-56页 |
| 4.11 24GHz带通滤波器 | 第56-57页 |
| 4.12 路阻抗的匹配 | 第57-60页 |
| 4.13 口设计 | 第60-61页 |
| 4.14 路增益预算 | 第61-62页 |
| 4.15 波混频样件技术指标矩阵 | 第62-63页 |
| 4.16 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4-76页 |
| 5.1 谐波混频器整机样件研制过程 | 第64-65页 |
| 5.2 谐波混频器整机样件的测试 | 第65-66页 |
| 5.3 谐波混频器整机样件测试结果 | 第66-73页 |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硕期间的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