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9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1-13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1-12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12页 |
2.1.3 水文条件 | 第12页 |
2.1.4 动植物资源 | 第12页 |
2.1.5 生态功能 | 第12-13页 |
2.2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13页 |
2.3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第13-16页 |
2.3.1 水样的处理与测定 | 第13-14页 |
2.3.2 重金属总量的提取与测定 | 第14页 |
2.3.3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提取与测定 | 第14-15页 |
2.3.4 沉积物中其他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15-16页 |
2.3.5 精度与误差 | 第16页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2.4.1 相关性分析 | 第16页 |
2.4.2 主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2.4.3 聚类分析 | 第17页 |
2.5 武河湿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2.5.1 富集因子法 | 第17页 |
2.5.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17-18页 |
2.5.3 污染负荷指数法 | 第18页 |
2.5.4 地累积指数法 | 第18页 |
2.5.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第18-19页 |
3 武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 第19-36页 |
3.1 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19-22页 |
3.1.1 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19-20页 |
3.1.2 上覆水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20-21页 |
3.1.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21-22页 |
3.2 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 第22-25页 |
3.2.1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3.2.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3.3 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3.4 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9页 |
3.4.1 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与上覆水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8页 |
3.4.2 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与上覆水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页 |
3.4.3 平水期表层沉积物与上覆水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3.4.4 三个水期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第29页 |
3.5 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29-36页 |
3.5.1 枯水期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29-32页 |
3.5.2 丰水期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32-34页 |
3.5.3 平水期湿地水土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34-36页 |
4 武河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特征研究 | 第36-52页 |
4.1 Tessier法提取重金属的形态特征 | 第36-40页 |
4.1.1 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特征 | 第36-37页 |
4.1.2 丰水期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特征 | 第37-38页 |
4.1.3 平水期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特征 | 第38-39页 |
4.1.4 小结 | 第39-40页 |
4.2 BCR法提取重金属的形态特征 | 第40-42页 |
4.2.1 BCR法提取的各重金属形态的地球化学性质 | 第40页 |
4.2.2 平水期BCR法提取的各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 | 第40-42页 |
4.3 Tessier法与BCR法的简单比较 | 第42页 |
4.4 影响重金属形态特征的因素 | 第42-52页 |
4.4.1 粒度 | 第42-45页 |
4.4.2 磁化率 | 第45页 |
4.4.3 pH、Eh | 第45-47页 |
4.4.4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 第47-49页 |
4.4.5 重金属全量含量 | 第49-50页 |
4.4.6 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5 武河湿地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 第52-56页 |
5.1 富集因子法评价 | 第52-53页 |
5.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 第53页 |
5.3 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 | 第53-54页 |
5.4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 | 第54-55页 |
5.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6.1 结论 | 第56-58页 |
6.1.1 武河湿地重金属污染含量特征 | 第56页 |
6.1.2 武河湿地重金属污染来源 | 第56-57页 |
6.1.3 武河湿地重金属污染形态特征 | 第57页 |
6.1.4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赋存形态的因素 | 第57-58页 |
6.1.5 武河湿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 第58页 |
6.2 讨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