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过失犯罪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行为理论对过失犯罪的影响第13-16页
    第一节 行为理论的学说发展第13-15页
        一、因果行为论第13页
        二、目的行为论第13-14页
        三、社会行为论第14页
        四、人格行为论第14-15页
    第二节 行为论对过失犯罪的评价第15-16页
第二章 德日过失犯罪的理论发展第16-30页
    第一节 德日过失犯罪的历史沿革第16-21页
        一、旧过失论下的过失犯罪第16-17页
        二、新过失论下的过失犯罪第17-18页
        三、修正过失论下的过失犯罪第18-19页
        四、新新过失论下的过失犯罪第19-20页
        五、客观归责理论下的过失犯罪第20-21页
    第二节 德日过失犯罪理论学说的评述第21-23页
    第三节 德日判断过失行为路径的理论变迁第23-30页
        一、注意义务违反说对过失行为的界定第24-25页
        二、相当因果关系对过失行为的界定第25-26页
        三、客观归责对过失行为的界定第26-27页
        四、学说观点的分析比较第27-30页
第三章 我国过失犯罪的学说理论第30-35页
    第一节 我国过失行为理论的学说及争议第30-32页
        一、关于过失实行行为的理论的学说第30-31页
        二、学说观点的争议与检讨第31-32页
    第二节 我国过失犯罪行为论的评价第32-35页
第四章 构建过失犯罪的实质要求及其判断标准——以注意义务为视角第35-44页
    第一节 注意义务的内涵与判断方式第35-39页
        一、注意义务在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的变化第35-36页
        二、注意义务的地位第36-38页
        三、注意义务的判断方式的缺陷第38-39页
    第二节 构建过失犯罪的实质要求第39-40页
    第三节 构建我国过失犯罪判断的新标准第40-44页
        一、创设不被允许的危险第41-42页
        二、过失实行行为的判断基准第42页
        三、创设不被允许危险的价值判断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贿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下一篇:网络诈骗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