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2.1 非木材林产品 | 第13-14页 |
1.2.2 森林生态效益 | 第14-15页 |
1.2.3 生态效益补偿 | 第15-16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1.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 第16-19页 |
1.3.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研究 | 第19-20页 |
1.3.3 非木材林产品研究 | 第20-22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22-25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4.2 能创新 | 第23-25页 |
第2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第25-26页 |
2.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演进 | 第25页 |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第25-26页 |
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2.2.1 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属性—公共物品 | 第26-27页 |
2.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根源—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第27-28页 |
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理论 | 第28-30页 |
2.3.1 效用价值理论 | 第28-29页 |
2.3.2 成本收益理论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评估方法与选择 | 第31-39页 |
3.1 以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评估方法 | 第31-33页 |
3.1.1 基于效用价值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模型 | 第31页 |
3.1.2 居民受偿意愿价值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3.2 以成本收益理论为基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评估方法 | 第33-35页 |
3.2.1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模型 | 第33页 |
3.2.2 非木材林产品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 | 第33-35页 |
3.3 综合效用价值和成本收益理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评估方法 | 第35-36页 |
3.4 中国基于非木材林产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评估方法 | 第36-38页 |
3.4.1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评估方法的构建原则 | 第36页 |
3.4.2 中国基于非木材林产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理论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评估 | 第39-47页 |
4.1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及构成 | 第39-40页 |
4.1.1 中国森林概况 | 第39页 |
4.1.2 森林资源构成 | 第39-40页 |
4.2 中国基于非木材林产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模型及研究假设 | 第40-42页 |
4.2.1 中国基于非木材林产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模型 | 第40-42页 |
4.2.2 基于非木材林产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研究假设 | 第42页 |
4.3 基于非木材林产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 | 第42-46页 |
4.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4.3.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木材林产品价值估计 | 第43-44页 |
4.3.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非木材林产品价值估计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1 制定融入市场机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 第47-48页 |
5.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市场的发展 | 第48页 |
5.3 充分发挥市场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