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1 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 | 第8-15页 |
1.1.1 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 | 第8-9页 |
1.1.2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 | 第9-10页 |
1.1.3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 | 第10-12页 |
1.1.4 厌恶与道德判断 | 第12-15页 |
1.2 清洁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1.2.1 隐喻观 | 第15-16页 |
1.2.2 具身认知观 | 第16-17页 |
1.3 关于清洁效应的研究 | 第17-22页 |
1.3.1 清洁效应的研究范式 | 第17页 |
1.3.2 清洁效应与道德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1.3.3 清洁效应的其他研究 | 第20页 |
1.3.4 文化背景下清洁效应的差异 | 第20-22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2-26页 |
3 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26-35页 |
3.0 实验 1:不道德情绪对汉藏高中生清洁物品选择倾向的影响 | 第26页 |
3.0.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6页 |
3.0.2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3.2 实验 2:汉藏高中生身体洁净内隐认知比较 | 第27-30页 |
3.2.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7-28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3.3 实验 3 :身体清洁行为对汉藏高中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0-31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3.3.3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3.4 实验四:身体清洁行为对汉藏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 第32-35页 |
3.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2-33页 |
3.4.2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3.4.3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5-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