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清代以前篆书在书法发展史中三个重要的时期 | 第7-12页 |
第一节 钟鼎文时期篆书的产生及吉金文字 | 第7-9页 |
第二节 秦汉刻石时期的摩崖石刻与汉代碑额 | 第9-11页 |
第三节 唐宋时期的以李阳冰为代表的“玉箸篆”书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清代小篆走向“求新尚奇”的社会思想文化原因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清代学术思想的转变为清代篆书“求新尚奇”提供了契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考据、金石、文字之学大盛的推动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书写工具的创新与改造提供条件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清代篆书“求新尚奇”之风的演变 | 第16-29页 |
第一节 初露端倪—王澍、钱蛅、洪亮吉、孙星衍对“斯冰之风”的复古 | 第16-20页 |
第二节 走出樊篱——邓石如、吴让之、胡澍、赵之谦篆书风格的创新 | 第20-24页 |
第三节 推陈出新——吴昌硕、何绍基、杨沂孙、大篆金文的融合 | 第24-29页 |
第四章 清代篆书走向“求新尚奇”的影响与启示 | 第29-34页 |
第一节“求新尚奇”的清篆新风对中国画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节“求新尚奇”的清篆新风对篆刻艺术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三节“求新尚奇”的清篆新风对我习篆的心得与体会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