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1-2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11页 |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1-1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17页 |
2.1 药物制备 | 第12页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12-13页 |
2.3 实验取材 | 第13页 |
2.4 尾动脉收缩压的测定 | 第13页 |
2.5 血清IL-1β、IL-10水平的测定 | 第13-16页 |
2.6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 | 第16-17页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7-21页 |
3.1 尾动脉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 第17-19页 |
3.2 血清IL-1β、IL-10水平 | 第19页 |
3.3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讨论 | 第21-27页 |
1 对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的影响 | 第21页 |
2 对大鼠血清IL-1β、IL-10水平及心肌组织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 | 第22-24页 |
3.1 中医病名 | 第22-23页 |
3.2 病因病机 | 第23页 |
3.3 导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 | 第23-24页 |
4 研究基础 | 第24-25页 |
4.1 临床与实验研究基础 | 第24页 |
4.2 流行病学调查 | 第24-25页 |
5 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的疗效分析 | 第25-27页 |
5.1 中医认识 | 第25-26页 |
5.2 现代研究认识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综述 中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进展 | 第3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