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单克隆抗体药物简介 | 第13-15页 |
1.2 基于MRM技术的蛋白药物定量方法 | 第15-17页 |
1.3 单克隆抗体药物糖基化修饰简介 | 第17-18页 |
1.4 单抗药物糖基化修饰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1.4.1 整体蛋白水平的MS分析和CE分析 | 第18-19页 |
1.4.2 糖链水平的分析 | 第19-20页 |
1.4.3 糖肽水平的直接分析 | 第20-21页 |
1.4.4 糖肽水平的富集分析 | 第21-22页 |
1.5 实验目的及研究方案 | 第22-23页 |
第2章 单克隆抗体药物及其糖基化修饰的表征 | 第23-39页 |
2.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2.1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2.2.2 药品与试剂 | 第23-24页 |
2.2.3 溶液配制 | 第24页 |
2.2.4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24页 |
2.2.5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2.2.6 完整贝伐珠单抗的稀释及去糖基化 | 第25页 |
2.2.7 完整单抗及其糖基化修饰的MALDI-TOF MS表征 | 第25-26页 |
2.2.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6页 |
2.2.9 贝伐珠单抗标准品的酶解及去糖基化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2.3.1 基于MALDI-TOF MS表征完整单抗及其糖基化修饰 | 第27-29页 |
2.3.2 基于SDS-PAGE的单抗药物表征 | 第29-30页 |
2.3.3 基于LC-MS/MS的单抗药物胰蛋白酶酶解考察 | 第30-32页 |
2.3.4 贝伐珠单抗糖基化的表征 | 第32-39页 |
第3章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体内定量分析方法 | 第39-46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3.2.1 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3.2.2 药品与试剂 | 第39页 |
3.2.3 给药方案与血浆样品采集 | 第39-40页 |
3.2.4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40页 |
3.2.5 贝伐珠单抗标准系列溶液及内标肽段溶液的配制 | 第40-41页 |
3.2.6 标准曲线样品的制备 | 第41页 |
3.2.7 大鼠血浆样品的酶解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3.3.1 特征肽段的确定及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42-44页 |
3.3.2 大鼠血浆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4页 |
3.3.3 不同剂量给药大鼠血浆的测定 | 第44-46页 |
第4章 单克隆抗体药物糖基化修饰的质谱分析方法 | 第46-65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4.2.1 仪器与设备 | 第46页 |
4.2.2 药品与试剂 | 第46-47页 |
4.2.3 给药方案与血浆样品采集 | 第47页 |
4.2.4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47-48页 |
4.2.5 糖肽富集方法的优化 | 第48-49页 |
4.2.6 大鼠血浆样品的酶解 | 第49页 |
4.2.7 大鼠血浆样品的富集 | 第4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9-65页 |
4.3.1 大鼠血浆样品的测定 | 第49-62页 |
4.3.2 糖肽富集方法的优化 | 第62-63页 |
4.3.3 糖肽富集的优势 | 第63-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