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3-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8-29页 |
1.2.1 离心压气机蜗壳静压周向分布不均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2 压气机进气畸变的研究 | 第20-26页 |
1.2.3 弯曲管道产生的气流畸变的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9-32页 |
第2章 离心压气机数值模拟方法 | 第32-47页 |
2.1 叶轮机械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3-40页 |
2.1.1 流动控制方程 | 第33-35页 |
2.1.2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35-36页 |
2.1.3 湍流模型 | 第36-39页 |
2.1.4 定常与非定常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2.2 计算域网格的划分 | 第40-45页 |
2.2.1 近壁面网格的尺度 | 第40-42页 |
2.2.2 网格的拓扑结构 | 第42-45页 |
2.3 计算边界条件 | 第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离心压气机非轴对称流动特性研究 | 第47-82页 |
3.1 研究对象和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8-52页 |
3.2 离心压气机的稳态实验 | 第52-56页 |
3.2.1 压气机性能实验原理及实验台架的构成 | 第52-53页 |
3.2.2 压气机性能实验操作与数据采集 | 第53-55页 |
3.2.3 压气机蜗壳静压观测点的布置与测量 | 第55-56页 |
3.3 压气机实验与数值计算的验证与分析 | 第56-58页 |
3.3.1 压气机实验与计算性能验证 | 第56页 |
3.3.2 压气机实验测点的静压测量结果与数值计算值之间的比较 | 第56-58页 |
3.4 离心压气机非轴对称流动特性 | 第58-80页 |
3.4.1 蜗壳周向静压畸变及其逆向传播现象 | 第58-66页 |
3.4.2 叶轮流场静压的非轴对称性对叶片载荷的影响 | 第66-70页 |
3.4.3 压气机内部流场的非轴对称流动 | 第70-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弯扭管道引起的气流畸变及其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 第82-103页 |
4.1 弯扭管道引起的气流畸变分析 | 第83-93页 |
4.1.1 弯扭管道的设计及其引起的气流畸变 | 第83-86页 |
4.1.2 弯扭管道出.气流畸变的量化研究 | 第86-93页 |
4.2 弯扭管道进气导致的压气机性能变化分析 | 第93-101页 |
4.2.1 压气机进气管道的选取及其安装方式 | 第94-95页 |
4.2.2 不同管道进气时的离心压气机稳态实验研究 | 第95-10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5章 进气畸变对离心压气机流场的影响研究 | 第103-131页 |
5.1 压气机数值计算模型 | 第103-105页 |
5.1.1 数值模型的确立 | 第103-104页 |
5.1.2 计算点的选取 | 第104-105页 |
5.2 进气畸变对离心压气机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105-128页 |
5.2.1 进气畸变引起的压气机及其进出.管道的总压变化 | 第105-106页 |
5.2.2 进气畸变时压气机叶轮进.流场结构的变化 | 第106-109页 |
5.2.3 进气畸变引起叶轮流场变化的机理分析 | 第109-124页 |
5.2.4 进气畸变对叶片载荷的影响 | 第124-12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28-13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7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31-135页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5-136页 |
6.3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作者简介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