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黏弹性变化及调控措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1页
        1.2.1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第14-16页
        1.2.2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第16-17页
        1.2.3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17-18页
        1.2.4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第18页
        1.2.5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脂类的变化第18-19页
        1.2.6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第19-20页
        1.2.7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第20页
        1.2.8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黏弹性的变化第20页
        1.2.9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1 小麦面粉筋力微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1页
        1.4.2 小麦储藏过程中其面筋蛋白黏弹性的变化研究第21页
        1.4.3 小麦储藏过程中其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研究第21页
        1.4.4 小麦不同储藏条件的比较及调控措施研究第21-22页
    1.5 创新点第22-23页
第二章 小麦面粉筋力微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3-30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4-25页
        2.2.3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29页
        2.3.1 混合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与理论含量差异第26-27页
        2.3.2 不同提取顺序对小麦蛋白的提取的影响第27-28页
        2.3.3 小麦面粉水溶性蛋白含量与面粉筋力的相关性分析第28页
        2.3.4 小麦面粉酸溶性蛋白含量与面粉筋力的相关性分析第28-29页
        2.3.5 小麦面粉筋力的判定第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黏弹性的变化第30-37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2.1 实验材料第30页
        3.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30-31页
        3.2.3 实验方法第31-32页
        3.2.4 数据分析第3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2-35页
        3.3.1 小麦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硬度的变化第32-33页
        3.3.2 小麦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弹性的变化第33-34页
        3.3.3 小麦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黏性的变化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小麦在储藏过程中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第37-63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4.2.1 实验材料第37-38页
        4.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38页
        4.2.3 实验方法第38页
        4.2.4 数据分析第38-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62页
        4.3.1 郑麦379储藏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第39-47页
        4.3.2 矮抗58储藏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第47-54页
        4.3.3 扬麦16储藏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第54-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小麦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及调控措施研究第63-75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3-67页
        5.2.1 实验材料第63页
        5.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63-65页
        5.2.3 实验方法第65-66页
        5.2.4 数据分析第66-6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7-74页
        5.3.1 小麦储藏过程中发芽势及芽长、芽重、根长、根重的变化第67-70页
        5.3.2 小麦储藏过程中湿面筋含量的变化第70页
        5.3.3 小麦储藏过程中总蛋白及各组分蛋白含量的变化第70-73页
        5.3.4 小麦储藏过程中微量水及乳酸SRC的变化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个人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后续补偿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下一篇:气候条件对云杉矮槲寄生害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