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小说去庄化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课题来源 | 第10页 |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王朔小说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1-15页 |
(一)王朔小说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二)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四、王朔小说去庄化特征的界定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王朔小说叙述话语的去庄化修辞特征研究 | 第18-30页 |
第一节 玩世不恭的嘲谑 | 第18-24页 |
一、充满颠覆的戏仿 | 第18-21页 |
二、充满解构的反讽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庄表谐里的胡侃 | 第24-30页 |
一、为侃而侃设置话题 | 第25-28页 |
二、化重为轻设置话题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王朔小说人物设计的去庄化特征研究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去崇高化:顽主的生存方式 | 第31-36页 |
一、反叛传统价值观、道德观 | 第31-32页 |
二、颠覆社会规范和秩序 | 第32-34页 |
三、亵渎传统文化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自私自利:顽主的生活态度 | 第36-38页 |
一、极端个人主义 | 第36-37页 |
二、享乐主义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游戏感:顽主的情感体验 | 第38-43页 |
一、自由享乐 | 第39-40页 |
二、骄傲自大 | 第40-43页 |
第三章 王朔小说故事情节设计的去庄化特征研究 | 第43-54页 |
第一节 事件选择的去庄化特征 | 第44-50页 |
一、“玩文学” | 第44-46页 |
二、“玩心跳” | 第46-48页 |
三、“玩生命”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情节展开的去庄化特征 | 第50-54页 |
一、非逻辑性的情节模式 | 第50-52页 |
二、喜剧化的“不光明结尾” | 第52-54页 |
结语 王朔小说去庄化的意义及局限 | 第54-64页 |
一、王朔小说去庄化的政治意义 | 第54-55页 |
二、王朔小说去庄化的文化意义 | 第55-57页 |
三、王朔小说去庄化的文学意义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