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三种新型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毛细管整体柱概述第12-13页
        1.1.1 毛细管填充柱第12-13页
        1.1.2 毛细管开管柱第13页
        1.1.3 毛细管整体柱第13页
    1.2 整体柱的类型第13-15页
        1.2.1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第14页
        1.2.2 无机-硅胶整体柱第14-15页
        1.2.3 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第15页
    1.3 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第15-18页
        1.3.1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第15-16页
        1.3.2 “一锅法”制备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第16-17页
        1.3.3 自由基聚合制备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第17-18页
        1.3.4 开环聚合反应制备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第18页
    1.4 色谱简介第18-21页
        1.4.1 正相和反相色谱第19页
        1.4.2 离子交换色谱第19页
        1.4.3 尺寸排阻色谱第19-20页
        1.4.4 吸附色谱第20页
        1.4.5 亲水色谱第20-21页
    1.5 点击化学在整体柱制备中的应用第21-22页
    1.6 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巯-烯点击反应制备弱酸性整体柱及其亲水性能分析第24-38页
    2.1 前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2 整体柱的制备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3.1 弱酸性杂化柱制备条件的优化第27-29页
        2.3.2 毛细管杂化柱的结构表征第29-30页
        2.3.3 弱酸性杂化柱的机械稳定性第30页
        2.3.4 弱酸性杂化柱的热力学稳定性第30-31页
        2.3.5 杂化柱的色谱性能第31-35页
        2.3.6 弱酸性杂化柱的实际应用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Poly(SIV-co-POSS)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亲水性能评价第38-50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第39-41页
        3.2.1 实验试剂、材料第39页
        3.2.2 实验仪器第39-40页
        3.2.3 整体柱的制备第40-41页
        3.2.4 Poly(SIV-co-POSS)杂化整体柱形貌表征第41页
        3.2.5 液相色谱表征条件第41页
        3.2.6 通透性测试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3.3.1 Poly(SIV-co-POSS)杂化整体柱制备条件优化第41-43页
        3.3.2 Poly(SIV-co-POSS)杂化柱的形貌表征第43-45页
        3.3.3 Poly(SIV-co-POSS)杂化整体柱的色谱表征第45-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异丙基丙烯酰胺杂化柱及其反相性能评价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6页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第51-52页
        4.2.2 Nano-LC系统第52-53页
        4.2.3 杂化整体柱的制备第53-54页
        4.2.4 硅胶杂化整体柱的物理表征第54页
        4.2.5 毛细管整体柱的结构表征第54-55页
        4.2.6 毛细管整体柱的化学表征第55-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4.3.1 异丙基丙烯酰胺杂化柱制备条件的优化第56-59页
        4.3.2 杂化整体柱的色谱表征第59-61页
        4.3.3 杂化整体柱的实际应用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掺杂多孔碳的合成及其氧还原反应研究
下一篇:Au气凝胶和Au/Pd核/壳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催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