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装配整体式楼盖的隔板作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装配整体式楼板 | 第11-21页 |
1.2.1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2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特点 | 第12-13页 |
1.2.3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4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 | 第18-21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装配整体式楼板精细有限元分析 | 第23-40页 |
2.1 概述 | 第23页 |
2.2 有限元模型 | 第23-34页 |
2.2.1 单元类型 | 第23-25页 |
2.2.2 材料参数 | 第25-28页 |
2.2.3 界面模型 | 第28-30页 |
2.2.4 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2.2.5 求解控制 | 第31页 |
2.2.6 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2.3 模型验证 | 第34-35页 |
2.4 参数分析 | 第35-38页 |
2.4.1 现浇楼板厚度 | 第35-36页 |
2.4.2 支座负筋直径 | 第36页 |
2.4.3 支座负筋强度 | 第36-37页 |
2.4.4 穿孔钢筋直径 | 第37页 |
2.4.5 穿孔钢筋强度 | 第37-38页 |
2.4.6 预制板间拼缝数量 | 第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装配整体式楼板刚度和承载力分析 | 第40-49页 |
3.1 概述 | 第40页 |
3.2 刚度分析 | 第40-44页 |
3.2.1 混凝土强度 | 第40-41页 |
3.2.2 现浇板厚度 | 第41页 |
3.2.3 支座负筋配筋率 | 第41-42页 |
3.2.4 穿孔钢筋配筋率 | 第42-43页 |
3.2.5 刚度折减系数计算公式 | 第43-44页 |
3.3 承载力分析 | 第44-47页 |
3.3.1 混凝土强度 | 第44页 |
3.3.2 现浇板厚度 | 第44-45页 |
3.3.3 支座负筋配筋率 | 第45-46页 |
3.3.4 穿孔钢筋配筋率 | 第46页 |
3.3.5 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装配整体式楼板框剪结构抗震分析 | 第49-76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工程概况 | 第49-51页 |
4.3 有限元模型 | 第51-52页 |
4.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2-74页 |
4.4.1 结构振型 | 第52-54页 |
4.4.2 结构周期 | 第54-55页 |
4.4.3 反应谱分析 | 第55-61页 |
4.4.4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6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