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生物量研究综述 | 第7-9页 |
·生物量研究方法 | 第7-8页 |
·生物量研究成果 | 第8-9页 |
·碳储量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碳储量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碳储量研究成果 | 第10页 |
·生产力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生产力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生产力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介绍 | 第11-1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2-1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2-13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3-18页 |
·标准木生物量测定 | 第13-14页 |
·灌木,草本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测定 | 第14页 |
·生产力的测定 | 第14-15页 |
·碳储量测定 | 第15页 |
·数据分析 | 第15-18页 |
3. 油松林生物量研究 | 第18-30页 |
·油松生物量分配及生物量方程研究 | 第18-26页 |
·油松生物量分配 | 第18-21页 |
·异速生长方程 | 第21-26页 |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的研究 | 第26-28页 |
·灌木层生物量 | 第26-27页 |
·草本层生物量 | 第27-28页 |
·凋落物层生物量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4. 油松林碳储量研究 | 第30-34页 |
·油松碳储量研究 | 第30-31页 |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碳储量研究 | 第31页 |
·灌木层碳储量 | 第31页 |
·草本层碳储量 | 第31页 |
·凋落物层的碳储量 | 第31页 |
·土壤层碳储量研究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5. 油松林生产力研究 | 第34-39页 |
·油松个体生长量的研究 | 第34-37页 |
·林下层植被生长量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39-43页 |
·油松林生物量 | 第39-40页 |
·油松林碳储量 | 第40-41页 |
·油松林生产力 | 第41页 |
·本研究有关其他问题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