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基于DEM的沂沭断裂带活动构造的流域地貌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活动构造研究进展及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活动构造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国内活动构造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 沂沭断裂带区域构造及活动构造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页
    1.6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0-25页
    2.1 地理概况第21页
        2.1.1 地貌概况第21页
        2.1.2 水文概况第21页
        2.1.3 气候概况第21页
    2.2 地质概况第21-25页
        2.2.1 地层概况第21-23页
        2.2.2 沂沭断裂带演化简史第23-25页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5-31页
    3.1 SRTM DEM数据的基本信息第26页
    3.2 数据处理第26-29页
        3.2.1 数据的预处理第26-27页
        3.2.2 河网提取及流域分割第27-28页
        3.2.3 亚流域编码第28-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4章 流域地貌定量分析理论基础第31-36页
    4.1 流域地貌参数的选取第31-32页
    4.2 各流域地貌参数的含义及其新构造意义第32-34页
        4.2.1 面积-高程积分与面积高程积分曲线第32-33页
        4.2.2 河长坡降度与Hack剖面第33页
        4.2.3 流域盆地不对称度第33-34页
        4.2.4 流域盆地形状指数第34页
        4.2.5 相对构造活动强度第34页
    4.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5章 结果与讨论第36-60页
    5.1 区域基本地形特征分析第36-43页
        5.1.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第36-37页
        5.1.2 地貌单元地形高程分析第37-39页
        5.1.3 地形坡度分析第39-41页
        5.1.4 地形起伏度分析第41-43页
    5.2 流域地貌参数提取结果及分析第43-50页
        5.2.1 面积-高程积分与面积高程积分曲线第43-44页
        5.2.2 河长坡降度与Hack剖面第44-46页
        5.2.3 流域盆地不对称度第46-47页
        5.2.4 流域盆地形状指数第47-48页
        5.2.5 相对构造活动强度第48-50页
    5.3 流域地貌对活动构造的响应第50-58页
        5.3.1 面积-高程积分与区域地貌演化阶段第50-51页
        5.3.2 河长坡降度对活动构造的响应第51-52页
        5.3.3 流域盆地不对称度对活动构造的响应第52-53页
        5.3.4 流域盆地形状指数对活动构造的响应第53-54页
        5.3.5 相对构造活动强度对活动构造的响应第54-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作者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垦工程对杭州湾潮波动力过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压水射流回收废旧轮胎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