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19-34页 |
一、我国上市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 第19-28页 |
(一) 资产业务创新 | 第19-22页 |
(二) 负债业务创新 | 第22-24页 |
(三) 中间业务创新 | 第24-28页 |
二、我国上市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 业务创新力度不够 | 第28页 |
(二) 业务创新结构不合理 | 第28-29页 |
(三) 业务创新动力不足 | 第29页 |
(四) 社会公众金融意识不强 | 第29-30页 |
三、影响我国上市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的因素 | 第30-34页 |
(一) 外部环境 | 第30-31页 |
(二) 人力资源 | 第31页 |
(三) 科技水平 | 第31-32页 |
(四) 风险管理 | 第32页 |
(五) 创新机制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银行业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9页 |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一) 科学性原则 | 第34页 |
(二) 系统性原则 | 第34-35页 |
(三) 可比性原则 | 第35页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5页 |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 | 第35-39页 |
(一)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第35-36页 |
(二) 人力资源创新 | 第36-37页 |
(三) 技术水平创新 | 第37页 |
(四) 风险控制创新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39-49页 |
一、实证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39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39-41页 |
三、因子分析过程 | 第41-46页 |
(一) 统计检验是否适合利用因子分析法 | 第41页 |
(二) 提取因子 | 第41-43页 |
(三)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 第43-44页 |
(四) 计算各成份得分 | 第44页 |
(五) 得出上市银行综合得分排名表 | 第44-46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一、结论 | 第49-50页 |
二、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