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IEEE 802.11ac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面向802.11ac射频一致性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采样频偏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IEEE 802.11ac关键技术研究 | 第14-22页 |
2.1 OFDM技术研究 | 第14-16页 |
2.1.1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2.1.2 OFDM的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2.2 IEEE802.11ac物理层概述 | 第16-21页 |
2.2.1 VHT PPDU帧格式 | 第17-21页 |
2.2.2 IEEE802.11ac系统的发射机模型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采样频偏估计的技术研究 | 第22-44页 |
3.1 采样频偏分析模型 | 第22-26页 |
3.2 信道模型 | 第26-27页 |
3.2.1 高斯白噪声信道 | 第26页 |
3.2.2 指数模型信道 | 第26-27页 |
3.3 频偏估计算法研究 | 第27-43页 |
3.3.1 基于循环前缀的二维滑动窗频偏估计算法 | 第27-31页 |
3.3.2 基于训练序列的频偏估计方法 | 第31-32页 |
3.3.3 基于导频的频偏估计算法 | 第32-36页 |
3.3.4 其它综合估计方法 | 第36-40页 |
3.3.5 MIMO频偏估计算法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射频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 | 第44-58页 |
4.1 PXI模块化射频测试系统 | 第44-46页 |
4.2 射频测试技术指标研究 | 第46-50页 |
4.2.1 发射功率 | 第46-47页 |
4.2.2 发射频谱模板 | 第47页 |
4.2.3 频谱平坦度 | 第47-48页 |
4.2.4 发射中心频率 | 第48页 |
4.2.5 符号时钟频率 | 第48页 |
4.2.6 发射中心频率泄漏 | 第48-49页 |
4.2.7 发射机星座误差 | 第49页 |
4.2.8 误差失量幅度(EVM) | 第49-50页 |
4.2.9 IQ不平衡 | 第50页 |
4.3 射频测试系统基带处理研究与实现 | 第50-56页 |
4.3.1 帧捕获模块 | 第51-52页 |
4.3.2 定时同步模块 | 第52-54页 |
4.3.3 频偏估计和补偿 | 第54-55页 |
4.3.4 信道估计与均衡模块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频偏估计算法在IEEE 802.11ac中的应用与改进 | 第58-78页 |
5.1 802.11ac中的精定时同步算法 | 第58-64页 |
5.1.1 传统精同步算法分析 | 第58-59页 |
5.1.2 针对802.11ac MIMO的精同步算法 | 第59-64页 |
5.2 联合频偏估计算法 | 第64-71页 |
5.2.1 基于最大似然的联合频偏估计算法 | 第64-69页 |
5.2.2 基于最大似然的MIMO联合频偏估计算法 | 第69-71页 |
5.3 基于RLS的联合频偏追踪算法在802.11ac中的应用与改进 | 第71-73页 |
5.4 频偏估计系统整体实现方案 | 第73-75页 |
5.4.1 最大似然估计模块 | 第74页 |
5.4.2 整体性能仿真 | 第74-75页 |
5.5 射频一致性测试界面 | 第75-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