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1.2.1 微电网 | 第14-19页 |
1.2.2 储能系统 | 第19-22页 |
1.2.3 主动配电系统 | 第22-25页 |
1.3 小结与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微电网的网间并网原理及可行方案 | 第27-38页 |
2.1 微电网的并网机制以及几个要素 | 第27-31页 |
2.1.1 电压相角与微电网并网电流方向的关系 | 第27-28页 |
2.1.2 运行频率与微电网并网电流方向的关系 | 第28-30页 |
2.1.3 其他并网因素的影响与结论归纳 | 第30-31页 |
2.2 微电网的网间并网方案及技术探讨 | 第31-35页 |
2.2.1 微电网的网间并网及潜在应用 | 第31-32页 |
2.2.2 直流传输系统在微电网网间并网中的应用可行性 | 第32-34页 |
2.2.3 交流互联系统的缺陷 | 第34-35页 |
2.3 模组化微电网内部的直流系统方案 | 第35-38页 |
第3章 主动重组配电网基本体系设计与仿真 | 第38-49页 |
3.1 主动重组配电网 | 第38-40页 |
3.2 运行策略 | 第40-42页 |
3.2.1 运行判据 | 第40页 |
3.2.2 运行策略 | 第40-42页 |
3.3 算例仿真 | 第42-46页 |
3.4 保护与接地方式探讨 | 第46-48页 |
3.5 小结和评述 | 第48-49页 |
第4章 微电网波动平抑与电力系统自适应混合储能系统 | 第49-68页 |
4.1 微电网波动平抑 | 第49-51页 |
4.2 电力系统自适应超级电容-蓄电池储能系统 | 第51-62页 |
4.2.1 算法原理 | 第52-55页 |
4.2.2 系统硬件结构 | 第55-58页 |
4.2.3 控制策略和算法 | 第58-62页 |
4.3 测试与仿真 | 第62-66页 |
4.4 小结与评述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