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隧道卸压爆破数值模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卸压爆破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爆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15页 |
1.3.3 拟采用的研究方案 | 第15-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岩石爆破理论分析 | 第18-36页 |
2.1 岩石爆破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2.1.1 爆炸应力波作用理论 | 第18页 |
2.1.2 爆炸生成气体膨胀作用理论 | 第18页 |
2.1.3 爆炸生成气体和应力波综合作用理论 | 第18-19页 |
2.1.4 岩体爆破的损伤力学观点 | 第19页 |
2.2 爆破作用下的岩石破碎过程 | 第19-20页 |
2.3 岩石爆破的本构模型 | 第20-28页 |
2.3.1 弹性理论 | 第20-22页 |
2.3.2 断裂理论 | 第22-25页 |
2.3.3 损伤理论 | 第25-27页 |
2.3.4 分形损伤理论 | 第27-28页 |
2.4 不耦合装药爆破的破岩机理研究 | 第28-35页 |
2.4.1 连续装药破岩原理 | 第28-29页 |
2.4.2 径向不耦合装药的破岩原理 | 第29-31页 |
2.4.3 轴向间隔装药的破岩原理 | 第31-33页 |
2.4.4 不同起爆方向的爆破机理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6-47页 |
3.1 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 | 第36-38页 |
3.2 ANSYS/LS-DYNA简介 | 第38-42页 |
3.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8-39页 |
3.2.2 有限元的离散化 | 第39-40页 |
3.2.3 简化积分单元与沙漏控制 | 第40-41页 |
3.2.4 时间积分与时间步长控制 | 第41页 |
3.2.5 应力运算 | 第41-42页 |
3.2.6 无反射边界 | 第42页 |
3.3 模拟的材料模型 | 第42-45页 |
3.3.1 岩体力学模型 | 第42-43页 |
3.3.2 炸药模型 | 第43-44页 |
3.3.3 空气模型 | 第44-45页 |
3.4 LS-DYNA算法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卸压爆破数值模拟 | 第47-63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4.1.1 地形地貌 | 第47页 |
4.1.2 地层岩性及地址构造 | 第47-48页 |
4.1.3 水文概况 | 第48页 |
4.2 卸压方案 | 第48-49页 |
4.3 连续装药与不耦合装药 | 第49-57页 |
4.3.1 连续装药 | 第50-51页 |
4.3.2 径向不耦合装药 | 第51-53页 |
4.3.3 轴向间隔装药 | 第53-54页 |
4.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4.4 反向起爆 | 第57-60页 |
4.5 正反向起爆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卸压爆破效果分析 | 第63-71页 |
5.1 卸压爆破前数值模拟 | 第63-66页 |
5.1.1 计算模型 | 第63-64页 |
5.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5.2 卸压爆破后数值模拟 | 第66-69页 |
5.2.1 计算模型 | 第66-67页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5.3 卸压爆破效果分析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