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性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9页
    1.1 研究的起因第9-10页
    1.2 研究范围与界定第10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3.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国内外城市地铁发展现状第12-14页
        1.4.1 国外各大城市地铁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2页
        1.4.2 国内城市地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4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4-17页
        1.5.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2 研究框架第15-17页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19页
        1.6.1 国外相关研究第17-18页
        1.6.2 国内相关研究第18-19页
第二章 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性概述第19-32页
    2.1 空间导向的定义第19-20页
        2.1.1 空间的信息传达第19页
        2.1.2 空间认知和心理学第19-20页
    2.2 地铁站空间导向的功能分类第20-22页
        2.2.1 交通换乘功能第20-21页
        2.2.2 服务设施功能第21页
        2.2.3 紧急疏散功能第21-22页
    2.3 地铁站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第22-24页
        2.3.1 人群的分类第22-23页
        2.3.2 行为模式分类第23-24页
        2.3.3 行为特点第24页
    2.4 地铁车站空间流线设计第24-28页
        2.4.1 水平流线设计第25-26页
        2.4.2 垂直流线设计第26-28页
        2.4.3 混合流线设计第28页
    2.5 空间导向的人文属性第28-32页
        2.5.1 空间与场所第29页
        2.5.2 归属感的获得第29-32页
第三章 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设计的基本要素第32-39页
    3.1 视觉导向第32-36页
        3.1.1 空间的形状第32-33页
        3.1.2 色彩的构成与变换第33-35页
        3.1.3 灯光的强弱第35-36页
    3.2 材料肌理的触觉导向第36-37页
    3.3 导向标识与空间设计相结合第37-39页
第四章 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第39-49页
    4.1 导向设计的原则第39-45页
        4.1.1 人性化原则第39-42页
        4.1.2 可识别性原则第42-43页
        4.1.3 安全性原则第43-44页
        4.1.4 艺术性原则第44-45页
    4.2 导向设计的策略第45-48页
        4.2.1 分区的明确性第45-46页
        4.2.2 空间的动态导向第46-47页
        4.2.3 要素的诱导传达第47-48页
    4.3 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欧洲地铁站空间设计案例及分析第49-60页
    5.1 慕尼黑地铁系统(Münchner U-Bahn)中灯光导向的利用第49-51页
    5.2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空间的艺术表达第51-54页
    5.3 布拉格地铁线室内设计材料分析第54-56页
    5.4 那不勒斯Toledo地铁站空间色彩设计第56-58页
    5.5 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国内地铁空间实例分析与改进第60-75页
    6.1 上海人民广场站第60-64页
        6.1.1 现状调研第60-61页
        6.1.2 空间流线分析第61-64页
        6.1.3 改进措施第64页
    6.2 苏州广济南路站第64-74页
        6.2.1 空间流线分析第65-66页
        6.2.2 问卷调查第66-68页
        6.2.3 存在的问题第68-71页
        6.2.4 改进措施与设计第71-74页
    6.3 小结第74-75页
结语与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图片目录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附录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伦理视角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验主义视角探析《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