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琥珀的再造工艺与鉴别特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琥珀概述 | 第11-17页 |
1.1.1 琥珀与中国文化 | 第11页 |
1.1.2 琥珀产生的地质时期 | 第11-13页 |
1.1.3 琥珀的产地 | 第13-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缅甸琥珀 | 第20-27页 |
2.1 缅甸琥珀简介 | 第20-24页 |
2.1.1 缅甸琥珀的主要特征 | 第20页 |
2.1.2 缅甸琥珀的形成年代 | 第20-21页 |
2.1.3 缅甸琥珀的产地及产量 | 第21-22页 |
2.1.4 缅甸琥珀的种类划分 | 第22-23页 |
2.1.5 缅甸琥珀中的生物种类 | 第23-24页 |
2.2 缅甸琥珀的仿制品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缅甸琥珀的再造工艺研究 | 第27-45页 |
3.1 大气环境下的再造工艺 | 第27-29页 |
3.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27页 |
3.1.2 样品预处理及实验方法 | 第27页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3.2 水热法再造工艺 | 第29-31页 |
3.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29-30页 |
3.2.2 样品预处理及实验方法 | 第30页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3.3 真空法再造工艺 | 第31-43页 |
3.3.1 持续通惰性气体对再造工艺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2 完全无氧环境对再造工艺的影响 | 第36-41页 |
3.3.3 添加胶黏剂对再造工艺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再造与天然缅甸琥珀的宝石学特征对比 | 第45-67页 |
4.1 常规宝石学特征 | 第45-49页 |
4.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45页 |
4.1.2 样品预处理及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4.2 红外光谱 | 第49-59页 |
4.2.1 红外光谱原理 | 第49-50页 |
4.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50页 |
4.2.3 样品预处理及测试条件 | 第50页 |
4.2.4 中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6页 |
4.2.5 近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4.3 色度仪 | 第59-61页 |
4.3.1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 | 第59页 |
4.3.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59页 |
4.3.3 测试条件 | 第59页 |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4.4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 第61-65页 |
4.4.1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原理 | 第61页 |
4.4.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61-62页 |
4.4.3 样品制备 | 第62页 |
4.4.4 测试条件 | 第62页 |
4.4.5 定性分析 | 第62-64页 |
4.4.6 定量分析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