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创新点 | 第5-10页 |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 表目录 | 第11-14页 |
| 中文摘要 | 第14-16页 |
| Abstract | 第16-17页 |
| 1 绪论 | 第18-31页 |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8-19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 1.2.1 关于附加值贸易的研究 | 第21-23页 |
| 1.2.2 关于我国生产要素的研究 | 第23-25页 |
| 1.2.3 现有文献的不足 | 第25页 |
| 1.3 研究思路、方法 | 第25-29页 |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25-28页 |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8-29页 |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9-31页 |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29-30页 |
| 1.4.2 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 2 附加值贸易理论 | 第31-46页 |
| 2.1 附加值贸易及其理论的产生 | 第31-33页 |
| 2.2 附加值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3-39页 |
| 2.2.1 附加值贸易的起因 | 第33-35页 |
| 2.2.2 附加值贸易的结构 | 第35-37页 |
| 2.2.3 附加值贸易的影响 | 第37-39页 |
| 2.3 附加值贸易的测算 | 第39-45页 |
| 2.3.1 附加值贸易传统的测算方法 | 第39-41页 |
| 2.3.2 附加值贸易新兴的测算方法 | 第41-4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3 我国附加值贸易及生产要素的发展状况 | 第46-67页 |
| 3.1 我国附加值贸易的概况 | 第46-56页 |
| 3.1.1 基于加工贸易的视角 | 第46-54页 |
| 3.1.2 基于附加值贸易的视角 | 第54-56页 |
| 3.2 中国生产要素的发展状况 | 第56-66页 |
| 3.2.1 基于劳动力要素的视角 | 第56-60页 |
| 3.2.2 基于资本要素的视角 | 第60-63页 |
| 3.2.3 基于技术水平的视角 | 第63-6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4 生产要素变动对附加值贸易的影响 | 第67-81页 |
| 4.1 非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生产要素变动的影响 | 第67-74页 |
| 4.1.1 中间产品国际贸易模式的一般均衡模型 | 第67-70页 |
| 4.1.2 非贸易投资一体化下要素变动对附加值贸易的影响机制 | 第70-74页 |
| 4.2 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生产要素变动的影响 | 第74-80页 |
| 4.2.1 中间产品国际投资模式的一般均衡模型 | 第74-77页 |
| 4.2.2 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生产要素变动对附加值贸易的影响机制 | 第77-8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5 我国生产要素变动对附加值贸易的影响 | 第81-111页 |
| 5.1 劳动力减少的影响 | 第81-92页 |
| 5.1.1 模拟方案的设计 | 第81-86页 |
| 5.1.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第86-91页 |
| 5.1.3 小结 | 第91-92页 |
| 5.2 资本减少的影响 | 第92-101页 |
| 5.2.1 GTAP模拟方案的设计 | 第92-95页 |
| 5.2.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第95-100页 |
| 5.2.3 小结 | 第100-101页 |
| 5.3 劳动力、资本同时减少的影响 | 第101-108页 |
| 5.3.1 GTAP模拟方案的设计 | 第101-102页 |
| 5.3.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第102-108页 |
| 5.3.3 要素同时减少的经济影响 | 第10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 6 应对要素减少影响的措施及效果 | 第111-127页 |
| 6.1 改变劳动力结构的效果 | 第111-118页 |
| 6.1.1 模拟方案的设计 | 第111-112页 |
| 6.1.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第112-117页 |
| 6.1.3 小结 | 第117-118页 |
| 6.2 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 | 第118-126页 |
| 6.2.1 模拟方案的设计 | 第118-119页 |
| 6.2.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第119-125页 |
| 6.2.3 小结 | 第125-126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27-136页 |
| 7.1 要素减少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127-131页 |
| 7.1.1 劳动力减少对附加值贸易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127-128页 |
| 7.1.2 资本减少对附加值贸易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128-129页 |
| 7.1.3 要素同时减少对附加值贸易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129-130页 |
| 7.1.4 对比分析要素减少影响的结论 | 第130-131页 |
| 7.2 应对措施效果的主要结论 | 第131-133页 |
| 7.2.1 改善劳动力结构效果的主要结论 | 第131-132页 |
| 7.2.2 提升生产效率效果的主要结论 | 第132-133页 |
| 7.3 政策建议 | 第133-134页 |
| 7.4 研究展望 | 第134-1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6-14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5-146页 |
| 后记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