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虞美人》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虞美人》词调的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虞美人》词调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虞美人》词调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虞美人》词调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虞美人》词被重收误收考及词调名溯源 | 第14-28页 |
第一节 《虞美人》调名由来 | 第14-18页 |
一、西楚霸王项羽之虞姬说 | 第14-16页 |
二、虞美人(舞)草说 | 第16-18页 |
第二节 《虞美人》词调别名及由来 | 第18-20页 |
一、词句摘引 | 第18-19页 |
二、主题概括 | 第19页 |
三、版本不同 | 第19页 |
四、其他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敦煌《虞美人》词单片双片之争 | 第20-22页 |
第四节 《虞美人》词被重收误收考 | 第22-28页 |
一、重收 | 第22-25页 |
二、误收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虞美人》的词调格律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句法与章法 | 第29-32页 |
一、句法:“五、七言”律句为主、句法灵活 | 第30页 |
二、章法:联章体式、上下片对称、词格多样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宫调与声律 | 第32-36页 |
一、宫调:复杂多变 | 第32-33页 |
二、声律:调悲情舒 | 第33-36页 |
第三章 《虞美人》词的创作倾向 | 第36-42页 |
第一节“闺思愁怨”为主的晚唐五代《虞美人》词 | 第36-38页 |
一、别愁 | 第36-37页 |
二、离恨 | 第37-38页 |
第二节“百花齐放”式的两宋《虞美人》词 | 第38-42页 |
一、咏物 | 第39页 |
二、庆贺 | 第39-40页 |
三、送别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虞美人》词名家专论 | 第42-54页 |
第一节 冯延巳:《虞美人》词调定体的功臣 | 第42-46页 |
第二节 李煜:《虞美人》调继往开来的典范 | 第46-49页 |
第三节 蒋捷:《虞美人》词作中的“常青树” | 第49-50页 |
第四节 刘辰翁:《虞美人》调组词第一人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