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背景回顾 | 第8-17页 |
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概述 | 第8-9页 |
1.2 MIRI的相关机制 | 第9-15页 |
1.2.1 氧自由基学说 | 第9-11页 |
1.2.2 钙离子超载学说 | 第11-13页 |
1.2.3 白细胞学说 | 第13-14页 |
1.2.4 细胞凋亡学说 | 第14页 |
1.2.5 能量代谢异常学说 | 第14-15页 |
1.3 PI3K/AKT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的联系 | 第15-16页 |
1.4 羟考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9-28页 |
3.1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3.2.1 主要手术器械 | 第1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3.3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3.4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20页 |
3.5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 | 第20-23页 |
3.6 药物给予方法与剂量 | 第23页 |
3.7 行为学观察 | 第23页 |
3.8 取材与标本处理 | 第23-24页 |
3.8.1 取材 | 第23页 |
3.8.2 标本的处理 | 第23-24页 |
3.9 测量心肌梗死体积的步骤 | 第24页 |
3.10 制作石蜡切片的步骤 | 第24-25页 |
3.11 HE染色步骤 | 第25页 |
3.12 心肌组织病理结果的观察 | 第25-26页 |
3.13 免疫组织化学步骤(Bax、Bcl-2 的表达) | 第26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结果 | 第28-35页 |
4.1 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 第28-29页 |
4.2 心肌梗死体积的测定 | 第29-30页 |
4.3 血清中CK-MB和cTnI的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4.4 心肌组织中Bcl-2、Bax表达 | 第31-3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5-39页 |
5.1 大鼠MIRI模型(I/R)的建立 | 第35-36页 |
5.2 羟考酮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36页 |
5.3 PI3K/AKT信号通路与MIRI之间的联系 | 第36-37页 |
5.4 Bcl-2 和Bax与MIRI之间的联系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第八章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第九章 致谢 | 第48-49页 |
第十章 附录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