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金Au论文

高深宽比金纳米孔阵列的构筑及量子点补偿等离激元阻尼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表面等离激元及其传感特性第10-14页
    1.3 纳米孔阵列制备方法第14-16页
    1.4 FDTD数值模拟第16-17页
    1.5 表面等离激元受激辐射放大第17-19页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大面积胶体球掩膜板的高效制备第20-29页
    2.1 引言第20-22页
    2.2 气液界面自组装方法的改进第22-23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22页
        2.2.2 实验过程第22-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28页
        2.3.1 粒径大小对结晶速度的影响第24-25页
        2.3.2 亚相温度对自组装的影响第25-26页
        2.3.3 亚相pH值对自组装的影响第26-27页
        2.3.4 胶体球自组装的微观过程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高深宽比金纳米孔阵列的构筑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第29-44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4页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9-30页
        3.2.2 金纳米孔阵列的构筑第30-32页
        3.2.3 利用PMMA柱阵列制备高深宽比金纳米孔阵列第32-34页
    3.3 光学特性研究第34-42页
        3.3.1 FDTD模拟第34-36页
        3.3.2 孔径与厚度对光学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3.3 孔/柱复合纳米结构第37-38页
        3.3.4 环境折射率影响第38-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金纳米孔-量子点复合阵列结构的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研究第44-54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纳米孔阵列中场强分布特点第44-46页
    4.3 损耗补偿条件第46-47页
        4.3.1 增益介质最适合位置第46页
        4.3.2 材质损耗与增益介质浓度第46-47页
    4.4 实验部分第47-53页
        4.4.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7-48页
        4.4.2 结构设计与制备第48-50页
        4.4.3 性能表征与讨论第50-53页
    4.5 小结第53-54页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硕士期间发表和已完成的论文与工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四氨基苯基卟啉聚合物的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活性研究
下一篇:氧化锌纳米阵列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