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室外街区峡谷场景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2 室内会议室和走廊场景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3 地铁隧道场景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室外信道测量 | 第13-16页 |
1.2.2 室内信道测量 | 第16-17页 |
1.2.3 隧道场景信道测量 | 第17-19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于时域相关法的无线毫米波信道测量技术 | 第22-30页 |
2.1 测量原理 | 第23-25页 |
2.1.1 基于格雷互补序列对的直接时域相关法 | 第23-25页 |
2.1.2 角度扫描合成法 | 第25页 |
2.2 测量平台 | 第25-28页 |
2.3 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校准技术 | 第28-29页 |
2.3.1 时延校准 | 第28页 |
2.3.2 功率校准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室外街区峡谷场景无线毫米波信道特征参数提取 | 第30-54页 |
3.1 测量场景描述 | 第31-32页 |
3.2 大尺度衰落特性 | 第32-37页 |
3.2.1 路径损耗模型 | 第32-36页 |
3.2.2 阴影衰落项的统计特性 | 第36-37页 |
3.3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37-47页 |
3.3.1 时延域特性 | 第37-43页 |
3.3.2 角度域特性 | 第43-47页 |
3.4 多径分簇特性 | 第47-53页 |
3.4.1 分簇原理介绍 | 第47-50页 |
3.4.2 分簇结果 | 第50-52页 |
3.4.3 分簇统计量描述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地铁隧道场景毫米波电波测量与信道特征参数提取 | 第54-72页 |
4.1 测量场景描述 | 第54-55页 |
4.2 大尺度衰落特性 | 第55-59页 |
4.2.1 路径损耗模型 | 第55-58页 |
4.2.2 阴影衰落项的统计特性 | 第58-59页 |
4.3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59-68页 |
4.3.1 时延域特性 | 第59-64页 |
4.3.2 角度域特性 | 第64-68页 |
4.4 多径分簇特性 | 第68-71页 |
4.4.1 分簇结果 | 第68-70页 |
4.4.2 分簇统计量描述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室内走廊场景无线毫米波信道特征参数提取 | 第72-88页 |
5.1 测量场景描述 | 第72-73页 |
5.2 大尺度衰落特性 | 第73-76页 |
5.2.1 路径损耗模型 | 第73-75页 |
5.2.2 阴影衰落项的统计特性 | 第75-76页 |
5.3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76-83页 |
5.3.1 时延域特性 | 第76-80页 |
5.3.2 角度域特性 | 第80-83页 |
5.4 多径分簇特性 | 第83-86页 |
5.4.1 分簇结果 | 第83-85页 |
5.4.2 分簇统计量描述 | 第85-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室内会议室场景无线毫米波信道特征参数提取 | 第88-104页 |
6.1 测量场景描述 | 第88-89页 |
6.2 大尺度衰落特性 | 第89-92页 |
6.2.1 路径损耗模型 | 第89-91页 |
6.2.2 阴影衰落项的统计特性 | 第91-92页 |
6.3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92-99页 |
6.3.1 时延域特性 | 第92-96页 |
6.3.2 角度域特性 | 第96-99页 |
6.4 多径分簇特性 | 第99-102页 |
6.4.1 分簇结果 | 第99-101页 |
6.4.2 分簇统计量描述 | 第101-10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7.1 总结 | 第104-105页 |
7.2 展望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
作者简介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