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1.3 国内外综述简要评析 | 第19页 |
2.2 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 | 第19-20页 |
2.3 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页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3.3 受托责任理论 | 第22页 |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3.1 行业背景及上市公司总体情况 | 第24-28页 |
3.1.1 行业背景分析 | 第24-27页 |
3.1.2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总体情况 | 第27-28页 |
3.2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3.2.1 披露模式 | 第28-29页 |
3.2.2 披露内容 | 第29-30页 |
3.2.3 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3.2.4 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M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第34-42页 |
4.1 M钢铁公司背景介绍及公司概况 | 第34页 |
4.2 M钢铁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概况及存在问题 | 第34-39页 |
4.2.1 模式分析 | 第34-36页 |
4.2.2 内容分析 | 第36-39页 |
4.3 M钢铁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具体成因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改进对策 | 第42-51页 |
5.1 政府角度 | 第42-47页 |
5.1.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42-43页 |
5.1.2 规范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及内容 | 第43-46页 |
5.1.3 落实奖惩机制及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 第46-47页 |
5.2 企业角度 | 第47-48页 |
5.2.1 培养专业人才 | 第47-48页 |
5.2.2 提高内部治理 | 第48页 |
5.3 社会角度 | 第48-51页 |
5.3.1 推进环保教育 | 第48-49页 |
5.3.2 开展第三方审计 | 第49页 |
5.3.3 实施社会监督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