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温室气体排放 | 第9-11页 |
1.2.2 垦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14-1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2.1.2 气候 | 第14-15页 |
2.1.3 水文 | 第15页 |
2.1.4 土壤 | 第15页 |
2.1.5 生物资源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2.2.1 样地选择 | 第15-16页 |
2.2.2 样点设置 | 第16页 |
2.2.3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 | 第16-17页 |
2.2.4 环境因子 | 第17页 |
2.2.5 湿地碳源汇特征及温室效应 | 第17-18页 |
2.2.6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3 垦殖对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19-32页 |
3.1 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 | 第19-26页 |
3.1.1 CO_2排放通量 | 第19-21页 |
3.1.2 CH_4排放通量 | 第21-24页 |
3.1.3 N_2O排放通量 | 第24-26页 |
3.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 第26-30页 |
3.2.1 CO_2排放通量 | 第26-27页 |
3.2.2 CH_4排放通量 | 第27-29页 |
3.2.3 N_2O排放通量 | 第29-30页 |
3.3 讨论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4 垦殖对湿地环境因子的影响 | 第32-40页 |
4.1 垦殖对土壤条件的影响 | 第32-35页 |
4.1.1 土壤物理性质 | 第32-33页 |
4.1.2 土壤化学性质 | 第33-34页 |
4.1.3 微生物量碳/氮 | 第34-35页 |
4.2 垦殖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1 植被地上生物量 | 第35页 |
4.2.2 植被地下生物量 | 第35-36页 |
4.3 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性 | 第36-38页 |
4.3.1 土壤物理性质 | 第36-37页 |
4.3.2 土壤化学性质 | 第37-38页 |
4.3.3 微生物量碳/氮 | 第38页 |
4.3.4 植被生物量 | 第38页 |
4.4 讨论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农田周边湿地碳源汇特征及温室效应 | 第40-43页 |
5.1 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量估算 | 第40页 |
5.2 生态系统净碳(CO_2、CH_4)交换量估算 | 第40-41页 |
5.3 全球增温潜势估算 | 第41页 |
5.4 讨论 | 第41-4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