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6页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9-15页 |
1.1.1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第10-15页 |
1.2 配位聚合物概述 | 第15-21页 |
1.2.1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第18-19页 |
1.2.2 配位聚合物常用的合成方法 | 第19-21页 |
1.3 稀土氧化物 | 第21-22页 |
1.4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 第22-23页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铈基配位聚合物微纳米结构:室温下合成及其热分解为CeO_2的研究 | 第26-35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2.2.1 原料及试剂 | 第27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7页 |
2.2.3 铈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2.2.4 样品表征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3.1 铈基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 第29-31页 |
2.3.2 铈基配位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反应参数pH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由前驱体转化成二氧化铈的形貌、晶相和性能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超长二氧化铈纳米带以铈基配位聚合物作为前驱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35-48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3.2.1 原料及试剂 | 第36-37页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7页 |
3.2.3 铈基配位聚合物前驱体的制备及其煅烧 | 第37页 |
3.2.4 CeO_2纳米带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页 |
3.2.5 CeO_2纳米带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3.2.7 样品表征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样品1及其煅烧产物形貌、组成、结构和其性能的研究 | 第39-41页 |
3.3.2. 铈基配位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反应参数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3. 其他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44-46页 |
3.3.4.1wt% Pt/CeO_2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双金属磷化物中空纳米立方块以类普鲁士蓝为前驱体的制备及其析氧反应的研究 | 第48-65页 |
4.1 引言 | 第48-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 实验准备 | 第50页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0页 |
4.2.3 合成Ni-Fe PBA立方块 | 第50-51页 |
4.2.4 合成Ni-Fe双金属磷化物中空纳米立方块 | 第51页 |
4.2.5 电化学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51页 |
4.2.6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7 样品表征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4.3.1 MOF前驱体以及煅烧后(Ni_xFe_(1-x))_2P纳米立方块的表征 | 第52-59页 |
4.3.2 (Ni_xFe_(1-x))_2P纳米立方块的电催化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第59-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5.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5.1.1 铈基配位聚合物微纳米结构:室温下合成及其热分解为CeO_2的研究 | 第65-66页 |
5.1.2 铈基配位聚合物超长纳米带:简单的溶剂热制备和其转换成CeO_2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66页 |
5.1.3 源自普鲁士蓝的双金属磷化物中空纳米立方块作为高性能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和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