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2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第一性原理理论 | 第23-31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23-28页 |
2.2 交换关联泛函 | 第28-29页 |
2.3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α-Fe/Mo_2FeB_2覆层材料界面性能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的研究 | 第31-51页 |
3.1 Materials Studio概述 | 第31-32页 |
3.2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32-38页 |
3.3 α-Fe (001)/Mo_2FeB_2 (001)界面性质参数计算 | 第38-46页 |
3.4 界面模型的电子结构分析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性能的研究 | 第51-63页 |
4.1 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51-53页 |
4.2 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性质参数计算 | 第53-58页 |
4.3 界面模型的电子结构分析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掺杂原子对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性能的影响 | 第63-84页 |
5.1 含有掺杂原子的掺杂缺陷形成能和粘附功 | 第63-64页 |
5.2 碳原子对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64-68页 |
5.3 铬原子对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68-72页 |
5.4 镍原子对α-Fe(001)/Mo-2FeB_2(100)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72-78页 |
5.5 掺杂原子界面模型的电子结构分析 | 第78-81页 |
5.6 掺杂原子对α-Fe(001)/Mo_2FeB_2(100)界面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81-8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结论 | 第84-86页 |
6.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94-9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