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用机械与设备论文--液压机论文

蓄能器主要参数对快锻机回程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液压蓄能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第9-12页
        1.2.1 液压蓄能器的类型第10-11页
        1.2.2 液压蓄能器工作原理第11-12页
    1.3 液压蓄能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液压蓄能器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液压蓄能器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3 研究现状总结第17页
    1.4 快速锻造液压机组的简述第17-18页
        1.4.1 快速锻造液压机组介绍第17-18页
        1.4.2 快速锻造液压机组特点以及主要构成第18页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2章 液压蓄能器及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第21-32页
    2.1 气囊式蓄能器和活塞式蓄能器数学模型建立第21-28页
        2.1.1 气囊式蓄能器数学模型第21-26页
        2.1.2 活塞式蓄能器数学模型第26-28页
    2.2 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第28-31页
        2.2.1 比例阀的流量方程第29-30页
        2.2.2 回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第30-31页
        2.2.3 回程缸和活动横梁的力平衡方程第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含蓄能器的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仿真分析第32-46页
    3.1 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仿真模型第33-35页
        3.1.1 蓄能器压力的确定第33-34页
        3.1.2 主泵装置仿真模型第34页
        3.1.3 辅助泵装置仿真模型第34-35页
        3.1.4 回程缸带主机活动横梁装置仿真模型第35页
    3.2 含气囊式蓄能器的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的仿真模型第35-38页
        3.2.1 气囊式蓄能器选用第35-37页
        3.2.2 气囊式蓄能器回程系统仿真模型第37页
        3.2.3 气囊式蓄能器仿真模型第37-38页
    3.3 含活塞式蓄能器的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的仿真模型第38-40页
        3.3.1 活塞式蓄能器选用第38-39页
        3.3.2 活塞式蓄能器仿真模型第39-40页
    3.4 气囊式蓄能器和活塞式蓄能器回程系统仿真第40-42页
        3.4.1 气囊式蓄能器和活塞式蓄能器对锻造频次的影响第40-41页
        3.4.2 气囊式蓄能器和活塞式蓄能器对回程缸响应时间的影响第41页
        3.4.3 气囊式蓄能器和活塞式蓄能器对回程缸进口流量的影响第41-42页
    3.5 活塞式蓄能器对回程系统的影响第42-44页
        3.5.1 不同充气压力下,活塞式蓄能器对回程系统的影响第42-43页
        3.5.2 不同蓄能器容积下,活塞式蓄能器对回程系统的影响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含蓄能器的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试验研究第46-55页
    4.1 10MN快锻液压机组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实验介绍第46-49页
        4.1.1 10MN快锻液压机组液压系统构成及简述第46-48页
        4.1.2 10MN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实验方案的确定第48页
        4.1.3 10MN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参数选择第48-49页
    4.2 10MN快锻液压机组实时控制调试采集系统第49-53页
    4.3 蓄能器主要参数对快锻液压机组回程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53-54页
        4.3.1 不同初始充气压力对回程系统的影响第53-54页
        4.3.2 不同蓄能器容积对回程系统的影响第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一)总结第55页
    (二)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基非晶合金软磁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不锈钢双极板表面高熵合金/氮共沉积涂层及其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