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的脊柱虚拟手术系统三维重建模块的精确性评估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前言 | 第12-16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2 虚拟手术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 3 同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页 |
| 4 前期准备 | 第14-15页 |
| 5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 6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7 课题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一部分 三维重建模块构建及功能实现 | 第16-2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 ·材料 | 第16-21页 |
| ·VTK软件包 | 第16-18页 |
| ·系统构造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 ·方法 | 第21-24页 |
| ·VTK与MFC的集成 | 第21-23页 |
| ·系统构建 | 第23-24页 |
| 2 结果 | 第24-26页 |
| 3 讨论 | 第26-27页 |
| 4 结论 | 第27-28页 |
| 第二部分 三维重建模块精确性实验评估 | 第28-5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44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44页 |
| ·重建条件 | 第29页 |
| ·数据整理 | 第29页 |
| ·虚拟手术系统三维重建及测量 | 第29-44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4页 |
| 2 结果 | 第44-49页 |
| 3 讨论 | 第49-53页 |
| ·虚拟手术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 第49-50页 |
| ·三维图像与二维图像在观测椎弓根形态的比较优势 | 第50-51页 |
| ·本系统与MSCT重建系统实验数据的比较 | 第51-52页 |
| ·本系统较MSCT重建系统的应用优势 | 第52-53页 |
| 4 结论 | 第53-54页 |
| 第三部分 三维重建模块在临床的应用 | 第54-66页 |
| 1 资料与方法 | 第54-61页 |
| ·一般资料 | 第54-55页 |
| ·设备 | 第55页 |
| ·扫描及重建条件 | 第55页 |
| ·术前评估 | 第55-58页 |
| ·VR重建 | 第56页 |
| ·MPR重建 | 第56-58页 |
| ·测量参考指标 | 第58页 |
| ·手术方法 | 第58-59页 |
| ·术后穿破测量 | 第59-60页 |
| ·穿破评价 | 第60-61页 |
| 2 结果 | 第61页 |
| 3 讨论 | 第61-65页 |
| ·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疾患诊断的指导价值 | 第61-62页 |
| ·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疾患治疗的使用价值 | 第62-63页 |
| ·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疾患疗效的评估价值 | 第63页 |
|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 | 第63-64页 |
| ·本系统与MSCT 3D重建系统临床应用比较 | 第64-65页 |
| 4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 综述一 | 第73-86页 |
| 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 第73-86页 |
| 综述二 | 第86-95页 |
| 脊柱手术导航系统研究现状和展望 | 第86-95页 |
| 作者三年求学期间成果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