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文化阐释--基于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比较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描绘"中国梦":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7-27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论述第17-19页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两种范式第17-18页
        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定第18-19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解读第19-27页
        一、国家维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释义第19-22页
        二、社会维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释义第22-24页
        三、个人维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释义第24-27页
第二章 铸造"新加坡人":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第27-34页
    第一节 背景叙述和提出历程第27-30页
        一、背景因素第27-29页
        二、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历程第29-30页
    第二节 共同价值观的内容第30-34页
        一、研究介绍第30-31页
        二、共同价值观的内容第31-34页
第三章 两种国家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国家、社会与个人第34-48页
    第一节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国家价值观:可比性的基础第34-38页
        一、作为国家意识的价值观第34-35页
        二、指向国家认同的价值观第35-36页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第36-38页
    第二节 两种国家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国家、社会与个人第38-48页
        一、国家维度的比较分析第38-42页
        二、社会维度的比较分析第42-45页
        三、个人维度的比较分析第45-48页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文化阐释第48-57页
    第一节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第48-51页
        一、集体主义的理念第48页
        二、现实和理念上对个人的关怀第48-51页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51-54页
        一、政治制度支撑下的社会建设第51页
        二、共识价值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共建第51-54页
    第三节 时代与传统的关系第54-57页
        一、时代与传统的对接与延续第54-55页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关联第55-57页
第五章 基于他山之石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中国话语体系第57-66页
    第一节 中国话语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第57-59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话语体系建立的关系第59-60页
    第三节 来自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借鉴第60-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全向充电问题研究
下一篇:清末“球案”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