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水环境中工业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1.1.1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 第11页 |
1.1.2 工业废水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3 工业废水中锂主要来源及危害 | 第12页 |
1.1.4 工业废水中钯主要来源及危害 | 第12-13页 |
1.2 分子(离子)印迹聚合物 | 第13-21页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1.2.2 金属离子印迹技术 | 第14-15页 |
1.2.3 分子(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2.4 分子(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1.2.5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第20-21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高选择性功能单体的合成 | 第24-2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1.3 高选择性功能单体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7-28页 |
2.2.1 希夫碱型功能单体AHTB的表征 | 第27-28页 |
2.2.2 冠醚型功能单体2AM12C4的表征 | 第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钯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工业废水中的研究 | 第29-52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3.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9-30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3.1.3 钯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第31-32页 |
3.1.4 钯离子印迹聚合物去除Pd(II)的性能研究 | 第32-34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50页 |
3.2.1 钯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34-37页 |
3.2.2 钯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37-50页 |
3.3 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不同接枝密度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 第52-77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2-58页 |
4.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2-53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3-55页 |
4.1.3 表面接枝PHEMA刷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第55-56页 |
4.1.4 表面接枝PHEMA刷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研究 | 第56-58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75页 |
4.2.1 不同接枝密度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58-62页 |
4.2.2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PHEMA刷的性能研究 | 第62-64页 |
4.2.3 不同接枝密度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和抗干扰性能研究 | 第64-75页 |
4.3 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0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