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论文选题原因 | 第8-9页 |
二、论文选题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遇到的困难 | 第9页 |
五、创新思想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银行卡产业的定义 | 第11页 |
1.2 银行卡产业的参与主体 | 第11-15页 |
1.2.1 银行卡组织 | 第11-12页 |
1.2.2 发卡机构 | 第12页 |
1.2.3 收单机构 | 第12页 |
1.2.4 专业化服务机构 | 第12-13页 |
1.2.5 银行卡产业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13页 |
1.2.6 银行卡产业参与主体的利润来源 | 第13-15页 |
1.3 银行卡产业的运作机制 | 第15-17页 |
1.3.1 发卡市场的供需关系 | 第15页 |
1.3.2 收单市场的供需关系 | 第15页 |
1.3.3 持卡人、特约商户和银行的三方关系 | 第15-17页 |
1.4 银行卡产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17-19页 |
1.4.1 降低社会总体交易成本 | 第17-18页 |
1.4.2 刺激消费增长 | 第18页 |
1.4.3 提高交易透明度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第19-28页 |
2.1 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2.2 我国银行卡产业的三个层面分析 | 第19-24页 |
2.2.1 银行卡组织 | 第19-20页 |
2.2.2 发卡市场 | 第20-22页 |
2.2.3 受理市场 | 第22-24页 |
2.3 主要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开展情况分析 | 第24-28页 |
2.3.1 工商银行 | 第24-25页 |
2.3.2 农业银行 | 第25-26页 |
2.3.3 中国银行 | 第26页 |
2.3.4 建设银行 | 第26-27页 |
2.3.5 交通银行 | 第27-28页 |
第3章 国内外银行卡产业对比分析研究 | 第28-49页 |
3.1 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概况 | 第28页 |
3.2 主要国家银行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第28-42页 |
3.2.1 美国 | 第28-32页 |
3.2.2 法国 | 第32-34页 |
3.2.3 澳大利亚 | 第34-36页 |
3.2.4 日本 | 第36-39页 |
3.2.5 韩国 | 第39-42页 |
3.3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42-44页 |
3.3.1 银行卡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第42-43页 |
3.3.2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 第43-44页 |
3.3.3 技术创性带动了银行卡产业创新 | 第44页 |
3.4 国内外银行卡产业对比 | 第44-49页 |
3.4.1 差异表现 | 第44-47页 |
3.4.2 差异原因 | 第47-49页 |
第4章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第49-59页 |
4.1 我国发展银行卡产业的制约因素 | 第49-50页 |
4.1.1 受理市场建设滞后 | 第49页 |
4.1.2 持卡人刷卡消费意识不强 | 第49页 |
4.1.3 商户受理银行卡意识不强 | 第49-50页 |
4.2 问题和对策建议 | 第50-59页 |
4.2.1 银行卡组织方面 | 第50-52页 |
4.2.2 发卡市场方面 | 第52-54页 |
4.2.3 受理市场方面 | 第54-59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附录1 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 | 第62-64页 |
附录2 中国银联2007 年上半年业务数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