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3-28页 |
1.2.1 假设前提 | 第13页 |
1.2.2 企业债券的相关概念 | 第13-20页 |
1.2.3 企业债券的相关理论 | 第20-28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第二章 中国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必要性——基于风险视角 | 第31-37页 |
2.1 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金融结构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2.2 企业债券市场降低风险功能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 第37-50页 |
3.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总体状况 | 第37-40页 |
3.1.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37页 |
3.1.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总体现状 | 第37-40页 |
3.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第40-48页 |
3.2.1 总体规模较小 | 第40-45页 |
3.2.2 品种单一,定价不合理 | 第45页 |
3.2.3 发行主体范围狭窄 | 第45-46页 |
3.2.4 流动性差 | 第46-48页 |
3.3 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3.3.1 管制过多 | 第48页 |
3.3.2 投资者定位错误 | 第48-49页 |
3.3.3 市场理解有误 | 第49页 |
3.3.4 信用机构不完善 | 第49页 |
3.3.5 基础设施不配套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及化解对策 | 第50-61页 |
4.1 风险的定义、企业债券市场风险的种类 | 第50-51页 |
4.2 企业债券市场主要风险——违约风险及形成原因 | 第51-54页 |
4.2.1 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历史及现状 | 第51-53页 |
4.2.2 违约风险形成原因 | 第53-54页 |
4.3 债券违约企业的特征 | 第54-55页 |
4.4 企业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化解途径 | 第55-56页 |
4.5 我国建立并完善债券市场风险控制机制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4.6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风险控制的制度构建 | 第57-61页 |
第五章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模式探讨 | 第61-65页 |
5.1 一级市场:改革发行制度以扩大发行规模,分散银行风险 | 第61-63页 |
5.1.1 取消严格管制 | 第61页 |
5.1.2 进行品种创新 | 第61-62页 |
5.1.3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 第62-63页 |
5.2 二级市场:培育交易主体,增强风险意识,减少违约风险 | 第63-65页 |
5.2.1 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 | 第63页 |
5.2.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提高企业债券流动性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