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绪论 | 第9-18页 |
0.1 前言 | 第9-13页 |
0.1.1 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意义 | 第9-10页 |
0.1.2 国内外电压无功优化领域的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0.2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0.2.1 原对偶内点法在电压无功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综述 | 第13-15页 |
0.2.2 多 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优化计算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电压无功优化算法 | 第18-42页 |
1.1 引言 | 第18-20页 |
1.2 原对偶内点法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1.3 修正步长和障碍因子的确定 | 第22-24页 |
1.3.1 修正步长的选择 | 第22-23页 |
1.3.2 障碍因子的确定 | 第23-24页 |
1.4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1.5 原对偶内点法在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1.5.1 电压无功优化模型 | 第26-27页 |
1.5.2 初始点的选择 | 第27页 |
1.5.3 求解步骤 | 第27-28页 |
1.6 归整问题 | 第28-34页 |
1.6.1 罚函数法 | 第29-31页 |
1.6.2 分枝定界法 | 第31-32页 |
1.6.3 完全分枝定界法 | 第32-34页 |
1.7 简化分枝定界法及应用 | 第34-36页 |
1.7.1 简化分枝定界法 | 第34-35页 |
1.7.2 简化分枝定界法在电力系统归整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1.8 仿真算例 | 第36-42页 |
1.8.1 内点法和单纯形法的优化计算结果比较 | 第36-37页 |
1.8.2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与原对偶内点法的比较 | 第37-39页 |
1.8.3 各种归整算例比较 | 第39-40页 |
1.8.4 小结 | 第40-42页 |
2. 全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电网分区问题研究 | 第42-51页 |
2.1 引言 | 第42-43页 |
2.2 EW等值法 | 第43-47页 |
2.2.1 EW等值法 | 第43-45页 |
2.2.2 应用 EW等值法建立分区模型 | 第45-47页 |
2.3 全网并行无功优化 | 第47-49页 |
2.3.1 全网OPF算法 | 第47-48页 |
2.3.2 算法的并行处理 | 第48页 |
2.3.3 各区间的数据交换 | 第48-49页 |
2.3.4 算例与分析 | 第49页 |
2.4 小结 | 第49-51页 |
3. 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设计 | 第51-62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多Agent(MAS)技术 | 第52-53页 |
3.2.1 多 Agent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52页 |
3.2.2 多Agent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52-53页 |
3.3 基于多 Agent的分布式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 | 第53-60页 |
3.3.1 系统结构 | 第53-54页 |
3.3.2 系统中Agent的分类和功能 | 第54-58页 |
3.3.3 Agent运行机制 | 第58-60页 |
3.4 小结 | 第60-62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4.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2-63页 |
4.2 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