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网络三维漫游校园建设有着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支持 | 第11页 |
·现有的网络虚拟漫游还多停留在简单的漫游上 | 第11-12页 |
·Virtools 为虚拟漫游校园系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第12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长沙民政艺术学院虚拟漫游校园系统开发是学校建设的需要 | 第12页 |
·虚拟学习平台的接口是网络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漫游系统和信息交流是校园三维虚拟现实网络的基础平台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14-15页 |
·本课题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及创新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基础工作 | 第15-16页 |
·深入virtools 漫游应用研究 | 第15-16页 |
·深入sketchup&3dsMax 建模及优化研究 | 第16页 |
·网络三维漫游校园系统优化与数据连接研究 | 第16页 |
·应用开发 | 第16-17页 |
·漫游功能实现 | 第16页 |
·分布式交互功能实现 | 第16页 |
·虚拟实训实现 | 第16页 |
·用户登录实现 | 第16-17页 |
·章节安排 | 第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三维漫游开发技术概述 | 第18-29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18-19页 |
·虚拟现实的表现工具 | 第19-27页 |
·虚拟现实的表现工具简介 | 第19-23页 |
·Virtools 概述 | 第23-25页 |
·Virtools 的组成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网络三维漫游校园系统设计 | 第29-36页 |
·用户管理功能设计 | 第29-30页 |
·网络三维漫游校园系统功能设计 | 第30-35页 |
·自动飞行模式 | 第31页 |
·瞬间定点定位漫游 | 第31页 |
·全校角色整体漫游 | 第31-32页 |
·角色交互聊天讨论设计 | 第32页 |
·虚拟实训室设计 | 第32-35页 |
·虚拟实训室设计思路 | 第32-34页 |
·开发流程设计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模型库的建设 | 第36-53页 |
·几何建筑及地形建模技术 | 第36-44页 |
·建筑及地形的建模 | 第36-37页 |
·检测和修改模型的法面方向 | 第37-38页 |
·场景模型优化 | 第38-41页 |
·规避看不见的面,降低系统资源侵占 | 第39页 |
·采用贴图表现,减少模型面数 | 第39-40页 |
·采用群组光滑模式,表现光滑表面效果 | 第40-41页 |
·植被与建筑构件建模技术 | 第41-44页 |
·模型与贴图数据库的建立 | 第44-51页 |
·Sketchup 模型输出 | 第44-46页 |
·3DSMax 贴图文件管理 | 第46-48页 |
·配置贴图文件路径 | 第46-47页 |
·修改材质贴图 | 第47-48页 |
·3DSMAX 输出与Virtools 文件管理 | 第48-51页 |
·Virtools 的物体类型 | 第48-49页 |
·资源库的建立 | 第49-50页 |
·批量资源的动态调用库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室外场景的表现 | 第53-66页 |
·建筑的表现 | 第53-55页 |
·地形的表现 | 第55-57页 |
·分块的地形场景,可以起到模型层次优化的表现效果 | 第55-56页 |
·重复贴图与多通道贴图结合表现光影 | 第56-57页 |
·构件的表现 | 第57-59页 |
·树木与草地的表现——分类型分层次地表现 | 第59-61页 |
·水体的表现 | 第61-63页 |
·灯光的表现 | 第63-64页 |
·天空的表现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室内场景表现 | 第66-72页 |
·墙体的表现 | 第66-69页 |
·墙体色光的表现方式 | 第67-68页 |
·凹凸质感的表现 | 第68-69页 |
·地面的表现 | 第69-70页 |
·家具的表现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交互实现 | 第72-96页 |
·漫游交互设计与实现 | 第72-85页 |
·实现虚拟角色运动,碰撞检测等基本属性的设置 | 第73页 |
·相机的控制 | 第73-75页 |
·地图的制作 | 第75-81页 |
·实现界面和选单的设置 | 第81页 |
·实现地理信息导览搜寻的设置 | 第81-85页 |
·实时光效实现 | 第85页 |
·实训室实训交互 | 第85-87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用户交互实现 | 第87-92页 |
·模型与贴图加载实现 | 第92-93页 |
·用户管理系统实现 | 第93-94页 |
·界面优化与美化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附录一:植物动态SHADER 程序代码 | 第100-105页 |
附录二:水体动态SHADER 程序代码 | 第105-115页 |
附录三:水体反射VLS 程序 | 第115-118页 |
附录四:三维地形与二维地图坐标转换程序 | 第118-121页 |
附录五: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