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外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中的计划/调度系统 | 第10页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 | 第10-11页 |
2 攀钢提钒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体系结构研究 | 第11-22页 |
2.1 背景 | 第12页 |
2.2 攀钢提钒炼钢厂生产管理现状 | 第12-17页 |
2.2.1 攀钢提钒炼钢厂生产管理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2.2.2 工艺流程及生产组织特点 | 第13-14页 |
2.2.3 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 第14-15页 |
2.2.4 信息条件分析 | 第15-16页 |
2.2.5 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2.3 攀钢提钒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的体系结构 | 第17-22页 |
2.3.1 集成化的生产管理结构 | 第17-18页 |
2.3.2 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的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2.3.3 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中各部分功能描述 | 第20-22页 |
3 攀钢提钒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中生产计划/调度子系统 | 第22-31页 |
3.1 概述 | 第22-23页 |
3.2 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中生产计划/调度的作用 | 第23页 |
3.3 炼钢厂生产计划/调度的特点 | 第23页 |
3.4 生产计划/调度系统的功能 | 第23-31页 |
3.4.1 生产计划模块 | 第24-26页 |
3.4.2 动态调度模块 | 第26-28页 |
3.4.3 生产监控模块 | 第28-29页 |
3.4.4 生产统计分析模块 | 第29页 |
3.4.5 生产计划/调度系统运行模式 | 第29-31页 |
4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方法研究 | 第31-48页 |
4.1 调度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4.2 动态调度研究 | 第32-33页 |
4.2.1 动态事件 | 第32页 |
4.2.2 动态调度的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4.3 炼钢-连铸调度的方法 | 第33页 |
4.4 基于时间Petri网的生产调度优化模型 | 第33-43页 |
4.4.1 时间Petri网原理 | 第33-34页 |
4.4.2 攀钢提钒炼钢厂生产调度时间Petri网原理 | 第34-36页 |
4.4.3 正常作业情况下模型分析 | 第36-41页 |
4.4.4 设备发生故障/检修时调度计划动态调整 | 第41-42页 |
4.4.5 时间变化时调度计划动态调整 | 第42-43页 |
4.5 实际生产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3-48页 |
4.5.1 仿真初始数据分样 | 第43-44页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4-48页 |
5 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技术 | 第48-62页 |
5.1 提钒炼钢厂数据库与网络现状 | 第48-49页 |
5.1.1 现行系统状况 | 第48页 |
5.1.2 攀钢提钒炼钢厂数据库与网络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5.2 炼钢厂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中的信息集成平台 | 第49-51页 |
5.3 攀钢提钒炼钢厂总体信息集成方案 | 第51-54页 |
5.4 实时数据库技术 | 第54-56页 |
5.4.1 攀钢提钒炼钢厂实时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第54-55页 |
5.4.2 实时数据库与DCS的接口 | 第55页 |
5.4.3 实时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的接口 | 第55页 |
5.4.4 实时数据库的客户程序 | 第55-56页 |
5.5 数据仓库技术 | 第56-59页 |
5.5.1 攀钢提钒炼钢厂Intranet架构下的数据仓库模型 | 第57-58页 |
5.5.2 数据的转换与集成 | 第58页 |
5.5.3 数据的存贮和管理 | 第58-59页 |
5.5.4 数据的表现 | 第59页 |
5.6 攀钢提钒炼钢厂的网络系统 | 第59-62页 |
5.6.1 攀钢提钒炼钢厂原有网络改造要点 | 第59-60页 |
5.6.2 网络体系的三层结构 | 第60-62页 |
6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