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英文摘要 | 第3页 |
1、 前言 | 第6-15页 |
1.1 我国土壤盐渍化基本情况及危害 | 第6页 |
1.2 盐渍化土壤的改良 | 第6-8页 |
1.3 耐盐碱植物对环境胁迫的调适 | 第8-11页 |
1.3.1 植物的调适机理 | 第8-10页 |
1.3.2 植物调适的遗传物质基础 | 第10页 |
1.3.3 对耐盐苜蓿遗传物质的研究 | 第10-11页 |
1.4 RAPD技术及其应用 | 第11-13页 |
1.4.1 RAPD技术及特点 | 第11-12页 |
1.4.2 RAPD技术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3 RAPD技术原理 | 第13页 |
1.5 本试验的目的及任务 | 第13-15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5-21页 |
2.2.1 DNA提取 | 第15-16页 |
2.2.2 DNA组的检测 | 第16页 |
2.2.3 DNA池的构建 | 第16-17页 |
2.2.4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17-18页 |
2.2.4.1 RAPD反应热程序 | 第17页 |
2.2.4.2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17-18页 |
2.2.5 苜蓿耐盐性状RAPD标记引物的筛选 | 第18-21页 |
2.2.5.1 引物的初步筛选 | 第18页 |
2.2.5.2 利用国外四个品种对初选引物的验证 | 第18页 |
2.2.5.3 利用中苜一号的F_1对所选引物的验证 | 第18页 |
2.2.5.4 扩增产物的检验 | 第18-21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32页 |
3.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1-22页 |
3.1.1 DNA的提取 | 第21页 |
3.1.2 DNA纯度的检测 | 第21页 |
3.1.3 DNA总浓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3.2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2-27页 |
3.2.1 MgCl_2浓度筛选 | 第22-23页 |
3.2.2 扩增缓冲液浓度的筛选 | 第23页 |
3.2.3 dNTP浓度筛选 | 第23-24页 |
3.2.4 TaqDNA聚合酶用量的筛选 | 第24-25页 |
3.2.5 模板DNA用量的筛选 | 第25页 |
3.2.6 引物浓度的筛选 | 第25-26页 |
3.2.7 dNTP与Mg~(2+)不同浓度梯度配合下的反应效果检验 | 第26页 |
3.2.8 反应体系稳定性和谱带丰富度的检验 | 第26-27页 |
3.3 苜蓿耐盐性状RAPD标记引物的筛选 | 第27-32页 |
3.3.1 引物的初步筛选 | 第27-29页 |
3.3.2 利用国外四个品种对引物OPD-5的验证 | 第29-30页 |
3.3.3 利用中苜1号的F_1对OPD-5引物的验证 | 第30-32页 |
4、 讨论 | 第32-33页 |
4.1 非特异性谱带的稳定出现是反应体系稳定的直接表现 | 第32页 |
4.2 亲本代的追踪检测是进行子代检测的依据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作者简历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