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陈家坝乡灾后土地复垦及人居环境重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概念阐述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陈家坝乡背景概况与受灾情况 | 第16-24页 |
·项目区背景概况 | 第16-19页 |
·自然条件 | 第16-18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19页 |
·项目区受灾情况 | 第19-20页 |
·受灾情况 | 第19-20页 |
·受灾空间分布特征 | 第20页 |
·灾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20-22页 |
·土地损毁类型 | 第22页 |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第22-24页 |
·道路交通设施 | 第22页 |
·水利及灌排设施状况 | 第22-23页 |
·电力设施 | 第23页 |
·农村居民点建设 | 第23-24页 |
第3章 陈家坝乡灾后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24-37页 |
·损毁土地特征及复垦潜力分析 | 第24-31页 |
·滑坡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24-27页 |
·泥石流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27-28页 |
·堰塞湖(洪水)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28-29页 |
·宅基地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29-30页 |
·救灾临时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30-31页 |
·复垦新增耕地面积 | 第31-33页 |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 第33-37页 |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 | 第33-34页 |
·实施土地复垦保证条件 | 第34-35页 |
·复垦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及对策 | 第35-37页 |
第4章 陈家坝乡灾后土地复垦规划设计 | 第37-45页 |
·复垦规划原则 | 第37-38页 |
·规划原则 | 第37页 |
·近期、远期规划兼顾 | 第37页 |
·经济、社会和生态益效统一 | 第37-38页 |
·因地制宜 | 第38页 |
·灾后土地复垦的目标 | 第38页 |
·土地利用布局 | 第38-41页 |
·总体布局规划 | 第38-39页 |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第39页 |
·工程平面布局 | 第39-41页 |
·规划设计 | 第41-45页 |
·土地平整工程 | 第41-43页 |
·农田水利工程 | 第43页 |
·田间道路工程 | 第43-44页 |
·其它工程 | 第44-45页 |
第5章 陈家坝乡灾后人居环境重建研究 | 第45-62页 |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理论 | 第45-48页 |
·人居环境释义 | 第45-47页 |
·农村人居环境释义 | 第47-48页 |
·灾后人居环境现状 | 第48-49页 |
·陈家坝乡灾后概况 | 第48页 |
·场镇灾后情况 | 第48页 |
·陈家坝乡灾后建设方向 | 第48-49页 |
·灾后人居环境重建的影响因素 | 第49-54页 |
·场镇用地工程地质 | 第49-52页 |
·水资源承载力 | 第52页 |
·洪水威胁 | 第52-53页 |
·当地民族文化与社会风俗 | 第53-54页 |
·灾后人居环境重建的主要内容 | 第54-58页 |
·灾后人居环境重建与土地复垦的相关性 | 第54页 |
·灾后人居环境重建主要内容 | 第54-58页 |
·灾后土地复垦对人居环境影响 | 第58-62页 |
·土地平整工程 | 第58-59页 |
·农田水利工程 | 第59-61页 |
·田间道路工程 | 第61页 |
·其他工程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