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外已研究的理论成果 | 第10-11页 |
1.2.2 中外学者在农村与传播媒体交互性研究中的科研实践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 核心概念的阐释 | 第15-16页 |
2.1.1 新农村的内涵 | 第15页 |
2.1.2 传播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3 传播媒体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4 责任的概念界定及主体范围 | 第15-16页 |
2.2 传播媒体的分类 | 第16页 |
2.2.1 性质分类 | 第16页 |
2.2.2 传统分类 | 第16页 |
2.2.3 现代分类 | 第16页 |
2.3 传播媒体责任概述 | 第16-17页 |
2.3.1 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3.2 责任研究依托的理论模型 | 第17页 |
2.4 传播媒体责任在新农村发展中的范围划分 | 第17-20页 |
2.4.1 传播媒体在新农村发展中的权利 | 第17页 |
2.4.2 传播媒体在新农村发展中的义务 | 第17-20页 |
3 传播媒体资源、设施在我国新农村发展中的现状 | 第20-27页 |
3.1 资源现状:三大媒体涉农现状概况 | 第20-21页 |
3.1.1 纸质媒体现状 | 第20页 |
3.1.2 电子媒体现状 | 第20页 |
3.1.3 互连网现状 | 第20页 |
3.1.4 现状小结 | 第20-21页 |
3.2 设施现状;数字鸿沟的存在与影响 | 第21-27页 |
3.2.1 数字鸿沟的存在 | 第21-23页 |
3.2.2 数字鸿沟的影响 | 第23-27页 |
4 传播媒体责任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7-34页 |
4.1 案例说明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4.1.1 案例之一:2004—2013春晚节目农民的出镜率状况 | 第27页 |
4.1.2 案例之二:2008—2015媒体8年对毒奶粉受害儿童的报道状况 | 第27-28页 |
4.1.3 由案例说明的问题小结 | 第28-30页 |
4.2 实证分析问题的成因 | 第30-34页 |
4.2.1 传统主流媒体涉农报道的年份数据统计 | 第30页 |
4.2.2 现代主流媒体季度网页页面首页信息量分类统计 | 第30-31页 |
4.2.3 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34-37页 |
5.1 政府的指导策略 | 第34-35页 |
5.1.1 寻求传播媒体的多元体制 | 第34页 |
5.1.2 审核媒体涉农报道 | 第34页 |
5.1.3 深入对主流媒体的指导 | 第34页 |
5.1.4 弥合数字鸿沟,大力营造新农村发展的传播环境 | 第34-35页 |
5.2 传播媒体的自我完善 | 第35-36页 |
5.2.1 建立传播媒体的农村沟通网络,壮大基层通讯员队伍 | 第35页 |
5.2.2 提高农民在传播媒体中的地位,为其纵向流动提供舆论支持 | 第35页 |
5.2.3 以遵守新闻价值为信条,注重信息的显著性、重要性 | 第35页 |
5.2.4 新老媒体应加大涉农信息资源的传播,确保传播资源的均衡 | 第35页 |
5.2.5 面向农村,建立传播信息的反馈机制 | 第35-36页 |
5.3 农村社区的锐意进取 | 第36-37页 |
5.3.1 深入农户,维护农民的权益 | 第36页 |
5.3.2 提升农民的媒介素养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
个人简介 | 第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