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1.1 秧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1.1 秧龄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15-16页 |
1.1.2 秧龄界限与产量形成 | 第16-17页 |
1.1.3 秧龄对稻株生长的影响 | 第17页 |
1.2 稻田水分管理研究 | 第17-18页 |
1.2.1 灌溉的作用及方式 | 第17页 |
1.2.2 水分管理与产量形成 | 第17-18页 |
1.2.3 水分管理与水分利用率 | 第18页 |
1.3 缓/控释肥的研究与应用 | 第18-20页 |
1.3.1 缓腔释肥的概念 | 第18-19页 |
1.3.2 缓/控释肥与产量形成 | 第19页 |
1.3.3 缓腔释肥与稻株生长 | 第19-20页 |
1.3.4 缓/控释肥的肥料效应 | 第20页 |
1.4 秧龄与氮素对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 第20-21页 |
1.5 水氮互作对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 第21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3.2 试验地点 | 第23页 |
3.3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4-26页 |
3.4.1 生育期记录 | 第24-25页 |
3.4.2 叶片SPAD值测定 | 第25页 |
3.4.3 叶面积、干物质、养分测定及相关计算公式 | 第25页 |
3.4.4 根系形态 | 第25-26页 |
3.4.5 根系伤流强度 | 第26页 |
3.4.6 产量及其构成 | 第26页 |
3.5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51页 |
4.1 不同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6-28页 |
4.1.1 不同秧龄条件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6-27页 |
4.1.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4.2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分蘖、SPAD动态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8-33页 |
4.2.1 不同秧龄条件下的生育期 | 第28-29页 |
4.2.2. 分蘖动态 | 第29-30页 |
4.2.2.1 不同秧龄条件下分蘖动态 | 第29-30页 |
4.2.2.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分蘖动态 | 第30页 |
4.2.3 叶片SPAD值 | 第30-31页 |
4.2.3.1 不同移栽秧龄条件下的叶片SPAD值 | 第30-31页 |
4.2.3.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叶片SPAD值 | 第31页 |
4.2.4 叶面积指数(LAI) | 第31-33页 |
4.2.4.1 不同移栽秧龄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 | 第31-32页 |
4.2.4.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叶面积指数 | 第32-33页 |
4.3 不同移栽秧龄、水分管理下缓/控释肥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33-38页 |
4.3.1 根干重、根系形态特征差异 | 第33-36页 |
4.3.2 根系分布 | 第36页 |
4.3.3 伤流强度 | 第36-37页 |
4.3.4 根系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4.4 不同移栽秧龄、水分管理下缓腔释肥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8-41页 |
4.4.1 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 | 第38-40页 |
4.4.1.1 不同秧龄条件下干物质动态特征 | 第38-39页 |
4.4.1.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 | 第39-40页 |
4.4.2 干物质积累速率 | 第40-41页 |
4.4.2.1 不同秧龄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速率 | 第40-41页 |
4.4.2.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速率 | 第41页 |
4.5 不同处理对氮素积累、运转和分配的影响 | 第41-51页 |
4.5.1 氮素积累特征 | 第41-45页 |
4.5.1.1 不同移栽秧龄的氮素积累特征 | 第42-43页 |
4.5.1.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氮素积累特征 | 第43-45页 |
4.5.2 氮素运转与分配 | 第45-48页 |
4.5.2.1 不同秧龄条件下氮素运转与分配 | 第45-46页 |
4.5.2.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氮素运转与分配 | 第46-48页 |
4.5.3 氮素生产和利用效率 | 第48-50页 |
4.5.3.1 不同秧龄条件下氮素生产和利用效率 | 第48-49页 |
4.5.3.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氮素生产和利用效率 | 第49-50页 |
4.5.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与氮素吸收特征的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5 讨论 | 第51-57页 |
5.1 不同秧龄、水分管理对缓/控释肥条件下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 | 第51-53页 |
5.2 不同秧龄、水分管理对缓/控释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53-57页 |
5.2.1 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2 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3 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 第55-56页 |
5.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或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