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太湖平原水系结构与连通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0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8-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8-20页
        1.1.2 研究意义第2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0-27页
        1.2.1 河网水系演变理论研究第20-21页
        1.2.2 河网水系演变定量方法研究第21-23页
        1.2.3 人类活动对水系演变的作用研究第23-26页
        1.2.4 水系连通性研究第26-27页
    1.3 研究工作基础与研究内容第27-30页
        1.3.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2 研究方法第28页
        1.3.3 研究数据与资料来源第28-29页
        1.3.4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水系特点第30-46页
    2.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第30-36页
        2.1.1 研究区选择第30-31页
        2.1.2 地质、地貌第31-32页
        2.1.3 气候第32-33页
        2.1.4 水系第33-35页
        2.1.5 社会经济概况第35-36页
    2.2 研究区不同历史阶段水系格局第36-44页
        2.2.1 太湖形成的主要学说第36-37页
        2.2.2 太湖流域不同阶段水系格局分析第37-44页
    2.3 研究区水系演化规律与特点第44-46页
        2.3.1 太湖流域水系格局变化规律第44页
        2.3.2 太湖平原水系特点第44-46页
第三章 杭嘉湖地区近代水系结构变化第46-83页
    3.1 水系数据与参数第46-56页
        3.1.1 水系数据获取第46-47页
        3.1.2 水系分级第47-51页
        3.1.3 水系特征和水系结构参数第51-56页
    3.2 近50a水系变化第56-76页
        3.2.1 全区水系变化第56-62页
        3.2.2 水系变化的空间分异第62-76页
    3.3 水系变化特征分析第76-80页
        3.3.1 城市地区第76-77页
        3.3.2 河网密集地区第77-79页
        3.3.3 湖泊面积较大地区第79-80页
    3.4 水系变化原因分析第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第四章 杭嘉湖地区近代水系连通变化第83-97页
    4.1 水文连通变化第83-88页
        4.1.1 水文连通性概念第83-84页
        4.1.2 水系变化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第84-88页
    4.2 基于水力阻力和图论的杭嘉湖南排工程后河网连通性评价第88-96页
        4.2.1 河网加权连通性分析方法第89-92页
        4.2.2 杭嘉湖南排工程后的河网连通性变化第92-96页
    4.3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杭嘉湖地区水系变化对水位的影响第97-124页
    5.1 数据与方法第97-99页
        5.1.1 数据第97-98页
        5.1.2 研究方法第98-99页
    5.2 近50a杭嘉湖地区水位变化时空分析第99-115页
        5.2.1 年代际水位变化第99-100页
        5.2.2 年尺度水位变化第100-103页
        5.2.3 月尺度水位变化第103-111页
        5.2.4 水位的日尺度变化第111-115页
    5.3 杭嘉湖地区水文(水位)变异分析第115-122页
        5.3.1 RVA水文变异分析结果第117-122页
    5.4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六章 杭嘉湖地区水系变化对调蓄与洪涝的影响第124-150页
    6.1 水位变化原因分析第124-129页
    6.2 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文变化影响定量分析第129-132页
    6.3 基于弹性系数的降水与城市化对水位变化影响贡献率第132-140页
        6.3.1 水位变化的降水、城市化弹性贡献率第133-135页
        6.3.2 水位-降水-城市化关系第135-139页
        6.3.3 不确定性分析第139页
        6.3.4 人类活动、降水、城市化对水位影响的贡献率分析第139-140页
    6.4 水系变化对调蓄的影响第140-144页
        6.4.1 河网调蓄的参数指标第140-141页
        6.4.2 水系槽蓄能力第141-142页
        6.4.3 水系可调蓄能力第142-144页
    6.5 水系变化对洪涝的影响第144-148页
        6.5.1 杭嘉湖洪涝灾害第144-147页
        6.5.2 水系变化对洪涝的影响第147-148页
    6.6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0-154页
    7.1 主要结论第150-152页
    7.2 创新点与特色第152-153页
    7.3 问题与展望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0页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光通信系统中非线性效应估计方法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Hadoop的BT业务流量精细识别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