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土固化处理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1.2.1 固化土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泥炭土及其固化处理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方法及试验内容 | 第25-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泥炭土原状土样 | 第25-26页 |
2.1.2 固化剂 | 第26页 |
2.2 试验内容 | 第26-32页 |
2.2.1 有机质含量试验 | 第26-27页 |
2.2.2 物性试验 | 第27页 |
2.2.3 X射线衍射试验(XRD) | 第27-28页 |
2.2.4 电镜扫描试验(SEM) | 第28-29页 |
2.2.5 试样的制备方法 | 第29页 |
2.2.6 试样的养护方法 | 第29-30页 |
2.2.7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30-31页 |
2.2.8 固结试验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高原湖相泥炭土固化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第33-5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33-34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54页 |
3.3.1 泥炭土固化土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第34-38页 |
3.3.2 泥炭土固化土强度特性分析 | 第38-46页 |
3.3.3 泥炭土固化土变形特性分析 | 第46-54页 |
3.4 泥炭土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不同养护方式下泥炭土固化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第57-73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57-58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70页 |
4.3.1 不同养护方式下泥炭土固化土强度特性分析 | 第58-64页 |
4.3.2 浸水养护下泥炭土固化土变形特性分析 | 第64-66页 |
4.3.3 泥炭土固化土水稳定性分析 | 第66-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5章 高原湖相泥炭土固化土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 第73-85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试验方案 | 第73-74页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83页 |
5.3.1 泥炭土固化土的压缩曲线 | 第74-76页 |
5.3.2 固化土结构屈服应力的确定 | 第76页 |
5.3.3 固化土结构屈服应力与水泥掺入比的关系 | 第76-77页 |
5.3.4 泥炭土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结构屈服应力的关系 | 第77-79页 |
5.3.5 泥炭土固化土含水率与结构屈服应力的关系 | 第79页 |
5.3.6 泥炭土固化土压缩系数与掺入比、养护龄期的关系 | 第79-80页 |
5.3.7 泥炭土固化土压缩系数与初始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 第80-81页 |
5.3.8 屈服前后压缩指数与掺入比、养护龄期的关系 | 第81-82页 |
5.3.9 屈服前后压缩指数与初始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 第82-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 第85-87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展望与研究不足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9-91页 |
A1.1 发表论文 | 第89页 |
A1.2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9-91页 |
附录B 试验相关图片 | 第9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