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7-46页 |
1.1 煤的热解 | 第18-25页 |
1.1.1 煤的热解过程 | 第18页 |
1.1.2 煤的热解机理 | 第18-21页 |
1.1.3 煤热解过程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1.4 煤的结构模型 | 第23-25页 |
1.2 类煤结构模型化合物的热解 | 第25-37页 |
1.2.1 多环芳烃与二芳基烷烃的热解 | 第26-28页 |
1.2.2 含氧模型化合物的热解 | 第28-35页 |
1.2.3 含硫、含氮模型化合物的热解 | 第35-37页 |
1.3 量子化学方法在类煤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中的应用 | 第37-44页 |
1.3.1 量子化学方法在芳烃类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1.3.2 量子化学方法在含氧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中的应用 | 第39-41页 |
1.3.3 量子化学方法在含硫、含氮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中的应用 | 第41-44页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44-46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44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44-46页 |
2 苯基醚类模型化合物的热解研究 | 第46-70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47页 |
2.2.2 固定床热解实验 | 第47-49页 |
2.2.3 分析测试设备 | 第49-50页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8页 |
2.3.1 三种苯基醚热解结果的分析 | 第51-54页 |
2.3.2 苯甲醚热解产物分布及反应路径分析 | 第54-59页 |
2.3.3 苯乙醚热解产物分布及反应路径分析 | 第59-62页 |
2.3.4 苯基苄基醚热解产物分布及反应路径分析 | 第62-66页 |
2.3.5 三种苯基醚热解机理的比较 | 第66-6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3 含桥键类煤模型化合物的热解研究 | 第70-83页 |
3.1 引言 | 第70-7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1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71页 |
3.2.2 固定床热解实验 | 第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2页 |
3.3.1 联苯热解研究 | 第71-73页 |
3.3.2 二苯甲烷热解研究 | 第73-76页 |
3.3.3 联苄热解研究 | 第76-81页 |
3.3.4 类煤模型化合物热解中桥键的特性 | 第81-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4 类煤模型化合物的热解影响因素及共热解研究 | 第83-104页 |
4.1 引言 | 第83-8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4-86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84页 |
4.2.2 固定床热解实验 | 第84-85页 |
4.2.3 脉冲进样共热解实验 | 第85-8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6-102页 |
4.3.1 含杂原子类煤模型化合物热解机理研究 | 第86-91页 |
4.3.2 类煤模型化合物共热解 | 第91-95页 |
4.3.3 反应条件对类煤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95-97页 |
4.3.4 添加物对类煤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97-10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5.1 结论 | 第104-105页 |
5.2 创新点 | 第105页 |
5.3 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