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三、本文内容与结构 | 第12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后危机时代状况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对于“后危机时代”的界定 | 第14-16页 |
一、时间与空间上的“后危机时代” | 第14-15页 |
二、对于“后危机时代”的理解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的特征 | 第16-18页 |
一、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 第16页 |
二、国际贸易减少,贸易保护加强,两级分化严重 | 第16-17页 |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加剧 | 第17页 |
四、产业、企业的不平衡加剧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美贸易发展历程 | 第18-23页 |
第一节 中美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一、停滞时期 | 第18-19页 |
二、稳定时期 | 第19页 |
三、发展时期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简史 | 第20-23页 |
一、经济摩擦 | 第20-21页 |
二、政治争议 | 第21页 |
三、制度抵制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表现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平衡的界定 | 第23-24页 |
一、平衡的概念和定义 | 第23页 |
二、贸易平衡的概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中美贸易特点及不平衡表现 | 第24-27页 |
一、贸易具有“互补性” | 第24页 |
二、两国的“依存度”加深 | 第24-25页 |
三、商品贸易失衡为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四、贸易失衡规模总量大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贸易失衡对两国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 第27-28页 |
二、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 第28-29页 |
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成因 | 第31-38页 |
第一节 中方原因 | 第31-34页 |
一、对美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二、对美有较强的依存度 | 第32-33页 |
三、政府、企业缺少维权意识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美方原因 | 第34-36页 |
一、经济危机导致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 第34页 |
二、“后危机时代”美方失业率居高不下 | 第34-35页 |
三、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其他原因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中美贸易失衡之下中国的调整对策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政府 | 第38-43页 |
一、发展经济实力,增强中国贸易利益 | 第38页 |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38-40页 |
三、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促进中美贸易平衡 | 第40-41页 |
四、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动,兼顾国家利益促进贸易平衡 | 第41-43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 | 第43-45页 |
一、行业协会的概述 | 第43页 |
二、加强行业协会的优化管理 | 第43-44页 |
三、提升行业协会的危机应对能力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企业 | 第45-48页 |
一、贯彻"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直接到美国投资 | 第45-46页 |
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