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论文--各类型展览馆、博物馆论文

中国地质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页
  (二) 现实意义第10-11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第11页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第11-12页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12-14页
 四、中国地质博物馆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 建构主义知识观第14页
  (二) 建构主义学习观第14-16页
第三章 研究问题和方法第16页
 一、研究问题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第四章 中国地质博物馆地理课程资源现状及其可利用性分析第16-20页
 一、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资源现状调查第16-18页
 二、中国地质博物馆可利用教学资源的特点分析第18页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中国地质博物馆资源的可信性分析第18-20页
  (一) 课标分析第19页
  (二) 开发优势条件第19页
  (三) 开发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五章 地质博物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序第20-27页
 一、明确博物馆馆藏资源第20页
 二、依据课标确立学习主题第20-21页
 三、依据确立的学习主题有效整合中国地质博物馆资源第21-23页
  (一) 选取典型资源第21-22页
  (二) 力求就近组合第22页
  (三) 关注时空顺序第22页
  (四) 组合多种资源第22-23页
  (五) 确保可以操作第23页
 四、设计可行的教学活动方案第23-24页
  (一) 学生主体,因材施教第23页
  (二) 选择课型,有的放矢第23页
  (三)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第23-24页
  (四) 善于引导,重视合作第24页
  (五) 设计活动,丰富多彩第24页
 五、活动准备及活动实施第24页
 六、验证效果、反思不足第24-27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27-28页
附件第28-39页
 附件一:第28-33页
  案例一:走地质博物馆,探究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第28-33页
 附件二:第33-37页
  案例二:走地质博物馆,探究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第33-37页
 附件三:第37-39页
  中国地质博物馆教学活动后问卷调查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打工子弟成长过程研究--以北京HA打工子弟学校“和睦家园”项目为例
下一篇:阮元的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