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与促进分类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
    1.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5页
        1.3.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第10-14页
        1.3.2 垃圾处理技术评价研究第14页
        1.3.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1 课题来源第15页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及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方法概述第18-24页
    2.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调研方法第18页
    2.2 层次分析法概况第18-21页
        2.2.1 层次分析法第18-19页
        2.2.2 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第19-20页
        2.2.3 层次分析法应用第20-21页
    2.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调研方法第21-22页
    2.4 垃圾分类管理框架研究第22-24页
        2.4.1 物质流研究方法第22-23页
        2.4.2 分类框架研究第23-24页
第3章 垃圾处理技术调研及评价第24-46页
    3.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综合分析第24-25页
    3.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第25-28页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第25-26页
        3.2.2 垃圾处理模式评价的经济指标体系第26页
        3.2.3 垃圾处理模式评价的技术指标体系第26-27页
        3.2.4 垃圾处理模式评价的环境指标体系第27-28页
        3.2.5 垃圾处理模式评价的社会指标体系第28页
    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综合评价第28-41页
        3.3.1 确定评价对象类型第28-29页
        3.3.2 层次分析结构的建立第29-30页
        3.3.3 构造判断矩阵及单排序分析第30-37页
        3.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37-39页
        3.3.5 确定较优处理技术第39-41页
    3.4 敏感性分析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促进垃圾分类措施研究第46-76页
    4.1 国内外垃圾分类案例分析第46-52页
        4.1.1 发达国家与地区案例分析第46-49页
        4.1.2 国内分类案例分析第49-51页
        4.1.3 国内分类政策法规第51-52页
    4.2 垃圾分类框架探究第52-59页
        4.2.1 分类物质流探究第52-55页
        4.2.2 分类驱动力探究第55-57页
        4.2.3 分类定性框架探究第57-59页
    4.3 分类框架下深圳市实例分析第59-72页
        4.3.1 深圳市垃圾分类现状分析第59-63页
        4.3.2 深圳市垃圾分类物质流分析第63-65页
        4.3.3 深圳市垃圾分类驱动力分析第65-70页
        4.3.4 深圳市垃圾分类效益与反馈第70-71页
        4.3.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推广症结第71-72页
    4.4 城市生活垃圾促进分类措施建议第72-74页
        4.4.1 政策法规视角第72页
        4.4.2 投放收运视角第72-73页
        4.4.3 处理处置视角第73页
        4.4.4 驱动监管视角第73-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91页
    附录1 其他类型方案层重要性及一致性检验第81-85页
    附录2 其他类型层次总排序分析第85-88页
    附表3 深圳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调研状况第88-89页
    附表4 2015 年度深圳市各生活垃圾处理厂处理量汇总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臭氧体系中常用无机还原剂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下一篇:水中卤代乙腈去除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